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好,可以望文生义,脂肪肝,一望而知是脂肪之肝也。确实,病理学家告诉我们,若是脂肪占了肝脏重量的5%以上,便应考虑有脂肪肝的可能。当然如今科技进步,并无需割下肝来称重,一经超声波检查,几乎便都可确诊。而脂肪又与肥胖关联,肥胖之人体内脂肪多多,而医学研究亦证明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高达57.4%~74.0%,故即使不作超声波检查,估计肥胖者有脂肪肝,亦常准确。
不过,估计终只是估计而已,疾病的诊断还需有真凭实据,何况肥胖之人并不一定患有脂肪肝,不胖之人亦完全可患脂肪肝。
脂肪肝分两大类
脂肪肝可分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
■ 大量饮酒、隐性肥胖 首先,经常大量饮酒即可罹患“酒精性脂肪肝”,自然和肥胖与否无关。其二,肥胖与否,固然望而知之,但医学研究却也发现有一种“隐性肥胖”,看上去并无明显肥胖,实际上体内脂肪不少。此类“隐性肥胖”对健康亦属不利,故亦有医院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隐性肥胖”的。换言之,看上去“不胖”,不等于真的不胖。
■ 糖尿病 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事实上还确实存在并不胖,甚至瘦的人也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其实查一查这脂肪肝的“历史”便知。早年的医学书籍都说:脂肪肝见于嗜酒与糖尿病者。其时医学界似乎尚未区分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见于嗜酒者的脂肪肝自是今日之酒精性脂肪肝无疑,而见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则应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了。说起糖尿病,虽今日之2型糖尿病者多肥胖,但早年的糖尿病者却多为1型糖尿病,消瘦却是主要的表现。1型糖尿病之症状为“三多一少”,这“少”,便是指体重之减少。可见胖或瘦都可发生脂肪肝,即脂肪肝的发生与是否肥胖并无直接关系。
■ 代谢综合征 近年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这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实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中的表现。“代谢综合征”实际上应称“代谢紊乱综合征”,即体内营养物质新陈代谢的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征。而医学研究亦发现代谢紊乱的起因是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的功效下降,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于是血糖升高、糖尿病发生。身体无法利用糖,转而异常地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造成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于是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之类亦皆可因而发生,故脂肪肝的发生,实是脂肪代谢紊乱的结果,而非肥胖的结果。以前曾有医学文献报道,矿难获救之人,断食多日,已是骨瘦如柴,但却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自是体内脂肪过度分解,游离脂肪酸在肝脏中积累所致。当然,肥胖之人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乃至引发脂肪肝亦是事实。
■ 某些药物 还需提到的是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脂肪肝,自然也属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列了,当然更与肥胖无关。
■ 多吃少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除药物引起的外,究其根源应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则有其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与遗传相关的体质因素,而外因则与生活行为相关。食品丰富了,而又不知节制;体力劳动少了,而又不常运动,简言之“多吃少动”,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外因。而“多吃少动”恰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多吃少动”而身体肥胖、因“多吃少动”而“胰岛素抵抗”、而脂肪肝。故欲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关键便是如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或称“健康基石”)所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积极预防认真检查
若是已经患有脂肪肝,自然应该认真对待,饮酒的戒酒、吃药的换药;多吃少动的“少吃多动”,当然亦需顾及必要的营养与运动的科学性。早期的脂肪肝甚至多可“不药而愈”。值得提醒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一旦检出患有此种脂肪肝,还需注意检查是否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情况而不可就事论事、“就肝论肝”,以为只是肝“不大好”而已。
积极预防脂肪肝,便是预防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并常先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病征出现,故通过改善生活行为而消除了脂肪肝,也可以预防代谢综合征的进一步发生,那么也就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