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脂肪肝发病率为10%~15%,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有低龄化趋势。据一项对万名10~14岁肥胖学生检测统计,脂肪肝检出率为18%。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脂肪肝的危害性,没有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这就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埋下了隐患。
脂肪肝在患病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很难察觉,因此很容易失去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由于肝组织中没有痛觉神经分布,即使肝细胞已受到较严重的损害,也不疼不痒,大脑不会发出警报,患者照样吃喝。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当肝脏受到损害时,大量肝细胞失去功能或死亡,但只要还有30%左右的肝脏细胞能正常工作,这时化验肝功能,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发现有脂肪肝后及时采取措施。医学家们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有“一人多病”的情况,即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病、脂肪肝、胆石症、糖尿病、肥胖症等几种病。中医认为“异病同源”,现代医学也证实,上述“慢性非感染性疾病” 的共同病因是代谢紊乱综合征。肝脏是人体代谢中枢,各种原因引起肝脏合成卵磷脂过少,导致肝内、血液中和全身细胞膜长期缺乏卵磷脂是以上疾病最大的“病根”。为什么会形成脂肪肝呢?营养不均衡、运动不足、过量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都是诱发因素,但最大的“病根”是肝中卵磷脂过少。因为肝中的卵磷脂是专门的“油脂运输船”,中性脂肪(甘油三酯)是只能被卵磷脂运走的“货物”,正常时卵磷脂结合中性脂肪,把“货物”装到“船”上,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运出肝脏。当肝脏中卵磷脂过少时,过多的脂肪就不能被运走而进入肝细胞内,脂肪小滴逐渐融合变大,甚至把肝细胞膜撑破引发炎症,称为脂肪性肝炎,如果任其发展,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国胆石症发病率高达7%,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左右。胆结石在初期没有临床症状,但结石体积逐渐增大。当酗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时可突发急性胆石症、胆囊炎甚至出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发现:90%以上的胆囊结石是胆固醇型的。胆固醇为什么会在胆囊里聚集形成胆结石呢?胆囊中的胆汁由卵磷脂、胆固醇、胆汁酸和水组成。正常情况下, 100毫升胆汁中含有3000毫克卵磷脂,来溶解500毫克胆固醇。卵磷脂是胆固醇和脂肪的溶解剂、乳化剂、“洗涤剂”,充足的卵磷脂可以使胆固醇被完全溶解,呈微胶粒状均匀地悬浮在胆汁中。当胆囊中卵磷脂过少时,过多的胆固醇就会析出,聚集成结晶状而成为结石。澳大利亚医学家给胆结石患者每天服用植物卵磷脂 13克,半年后许多患者的结石缩小,甚至消失。
总之,脂肪肝、胆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脏及胆囊中长期缺乏卵磷脂营养素。如果经常服用高品质的卵磷脂,可从源头上纠正人体脂质代谢紊乱,标本兼顾,从根本上防治脂肪肝、胆结石及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