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及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年人NAFLD患病率为17%~33%。
非酒精性脂肪肝反映广谱的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的疾病,它的病因种类很多:
代谢性因素
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高脂血症、妊娠、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
营养性因素
包括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这些因素如肥胖、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空回肠旁路手术、短期大幅度体重减轻、减脂手术、较长小肠切除术、饥饿、恶液质、神经性贪食症、空肠憩室病。
药物及理化因素
包括毒性物质(四氯化碳,磷,铜,三氯三烯)、药物(四环素丙戊酸,氨碘酮,皮质类固醇)等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或通过干扰肝特异性的代谢过程导致脂肪肝,多引起急性脂肪肝;
遗传性因素及全身性疾病
包括遗传性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Reye’s综合征、a脂蛋白缺乏症、β脂蛋白缺乏症、艾滋病,单纯遗传因素引起的代谢性脂肪性肝病非常少见;
生物性致病因素
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及寄生虫感染。
2012年7月4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1]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生活懒散等行为方式与脂肪肝发生有关;随着化学污染的日趋严重,导致脂肪肝明显增多。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以由一种病因引起,也可以由多种病因同时作用或先后参与。还有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病因不明。
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病
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理由有三:1。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单纯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一个原因;2。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3。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最终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因此,无论是从肝病还是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
调整饮食预防脂肪肝
据介绍,防治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及肥胖者,要减少饮食的热量摄入。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应控制血糖、调整免疫,以促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重症脂肪肝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