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蔓延,脂肪肝(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现代疾病排名中“数一数二”的常见肝病。在上海一般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大约达到30%左右,白领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已高达50%。
脂肪肝本身并不传染,且发展缓慢,早期也无明显症状,但被称为“无声杀手”的脂肪肝危害性还是很大的,如果不早期干预,脂肪肝可能变成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25%的患者经过20到40年还会发展成肝硬化,少数患者甚至发展至肝癌、肝衰竭而危及生命。其中因为过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大约占到脂肪肝的6%至7%。70%至95%的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且发展至肝硬化的比例大大上升。
“没什么大不了”严重影响健康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仍将脂肪肝视为“亚健康”状态,抱着“没什么大不了”态度,甚至置之不理。但事实是脂肪肝是代谢综合症中一个分支,除了脂肪代谢紊乱,还可影响糖代谢、嘌呤代谢的紊乱,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
脂肪肝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危害除直接对肝脏的损害;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等。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日常的头晕、气短、精力不支、体力下降、乏力、性功能减低、胸闷、肝区痛、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常发无明火等症状,影响家庭生活及幸福指数。许多患者大腹便便也有损整体形象。
添加剂也会导致脂肪肝发生
现在已知脂肪肝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血脂增高;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70%至95%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本身的损害,脂肪肝也较正常人群比例更高,丙型病毒性肝炎本身可以合并脂肪变性,在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脂肪肝大于50%。
此外,某些药物和食物添加剂、防腐剂都可以导致脂肪肝的发生,一些果冻、方便面、香肠和罐头食品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其中含有大量的苯甲酸、苯甲酸钠,经常食用会增加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的负担,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瘦人也会患上脂肪肝
许多人认为,脂肪肝只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不会患上脂肪肝。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尽管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但瘦人同样也可以患上脂肪肝。有些瘦人由于长期饥饿、节食或肠道病便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蛋白质供应低下,或者吸收不良都能引起人体内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和动用,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最终导致肝内脂肪积蓄,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临床证实,许多瘦人的脂肪代谢都不正常。
全素、少油并不能不患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全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其实是非常不合理。其一,会因摄入蛋白质不足而影响身体健康;其二、脂肪代谢过程必须有胆固醇的参与,完全吃素不利于脂肪代谢。认为只要少食油腻就不会患脂肪肝同样是误区。
肝脏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脂类的合成、运转、利用。不仅动脂肪和植物油能转化为三酰甘油,而且蛋白质和淀粉在肝脏内通过生化反应,同样也可以转化为脂肪,尤其是这些营养物质过剩,超过代谢需要,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形成脂肪肝。同时喝酒也是引发脂肪肝的诱因之一,长期饮酒者即使只吃素食也很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饮食不主张全素。结构合理最重要。常见的单纯性脂肪肝常常以肥胖为根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是病之本,缺乏运动则是由头。
脂肪肝病人的饮食要偏清淡,但不是要吃全素,必须适量吃一些荤菜,可以选择低脂低油的,最重要的是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酒精性脂肪肝则与酗酒相关致使肝失疏泄,戒酒则是主要的。
如何预防和筛查脂肪肝?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肝护肝的最好办法。脂肪肝的治疗性调整包括纠正营养失衡、戒烟戒酒、坚持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等。保持心情开朗、劳逸结合也很重要。
预防脂肪肝平时吃饭要慢,可减少食量;喝茶有消脂肪作用,醋、豆腐的解酒作用也好。可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以及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螺旋藻制剂饭前服用,也有减肥促进脂肪代谢功能。
日常保健可选择足底按摩:尤其是疼痛的部位就是容易堆积水分的,集中按摩这些位置可以将堆积于人体内的多余水分及废物等排出;足浴:放醋足浴提升人体新陈代谢,在足浴同时来回摆动脚20次,可帮助紧缩肌肉。腹部按摩:每天顺时针、逆时针在腹部按摩各100次,促进通便,缩小腹围。
目前脂肪肝的检测主要依据B超检测等,但是作为医生要确诊脂肪性肝炎最为准确的检测方法是进行“上腹部常规CT平扫”,检测您的“肝/脾CT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