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秋季是一个危险的季节。因为秋季是肝炎并发感染的高峰,还因为秋季进补容易诱发肝病。饮食不当是秋天乙肝高发的重要诱因,秋季进补不当,反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在酷热的夏季,由于喝冰冻饮料、吃冷饮,人体脾胃功能已经减弱,肝脏也承受着一定负担。到了秋季,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肝脏负担,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非常紧张,活动量又少。如果补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辛辣油腻食物,很容易使脂肪堆积在肝脏里,诱发肝病。秋天一到,不少人就开始大鱼大肉地进补。肝病病人进补过量反而加重脾胃、肝脏负担。因此,无论是肝病患者还是正常人,秋季进补要非常小心。
秋季进补要注意“四忌”
一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于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二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许多食物也是好的滋补品。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也是进补的佳品。
三忌越贵越好。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价格昂贵的补品如燕窝、人参之类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以实用有效为滋补原则,缺啥补啥。
四忌只补肉类。秋季适当食用牛羊肉进补效果好。但经过夏季后,由于脾胃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因此过于油腻的食品不易消化吸收。另外,体内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堆积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食补中不应忽视蔬菜,它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令气燥,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养阴润燥。古人在重阳节经常食用的重阳糕就是一种滋阴性食品,正如一首唐诗中所写的“中秋方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做刘郎”。肝病患者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适当选用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又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搭配好主食与副食,还应少量多餐,以防止加重消化功能紊乱。
除了注意饮食,肝病患者需要在生活调养方面注意调精神与适劳逸。
调精神与适劳逸
秋天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气候宜人。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日照减少,特别时至深秋,落叶萧萧,一派萧瑟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悲愁与伤感,更易勾起肝病患者的自怨自怜,忧郁寡欢,悲观消极。这对肝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过度抑郁与悲愁,不但会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抵抗能力降低,而且可以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这样,不但会造成受损肝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吸收不良和缺乏,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肝病患者要有意识地从悲秋的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变悲秋为乐秋,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坦然,充分享受秋光。就如苏东坡诗中所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如刘禹锡认为的那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常持此种情怀,则抑郁可去,乐观可保。同时,家人、友人、医护人员也应对肝病患者进行劝慰与宽解,悦其心意,让其保持乐观坦荡的情怀。这对稳定患者的心情十分有益,对促使肝病康复也非常重要。
适当休息是肝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急慢性肝炎活动期,临床症状明显、肝功异常者均应卧床休息。因为正常人在站立时肝血流量可减少50%~80%,卧床则可使肝脏血流量增加,从而携带更多的氧气到肝脏,以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修复。但在症状消退、肝功能恢复后,可以将休息与适量活动相结合,这样既可以防止因过度活动而反复,又能增进食欲,恢复体力。随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以活动后无疲乏感为度。另外,肝病患者在起居方面也要适应秋季特点,“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说要早睡早起,神态安静,以应秋季收敛之气。
专家提醒,在气候变化很大的季节,肝病病人尤其要注意复查肝功能。更应该重视的是,慢性乙、丙肝复发还具有隐匿性的特点。虽然肝功能已异常,转氨酶已升高,但并无全身、消化道症状。在慢性乙肝中,大约50%至60%以上的病人复发无症状,慢性丙肝复发无任何症状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