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饮食的四个原则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可遵循以下原则:
1、脂肪:使用脂肪应以小剂量为好,每日1g/d效果较好。应尽量使用中链脂肪酸加上必须氨基酸,供应热量不超过总量的40%。对于昏迷的病人应尽量慎用脂肪。
2、水、电解质、维生素:肝衰竭时各种维生素摄取量降低并产生吸收障碍、利用不良,致维生素丢失增多与储存耗竭,而大量应用葡萄糖也增加了维生素的消耗。对于已知与肝功能有关的维生素(B1,B2,B6,B12,C,A,E,K,叶酸,泛酸,生物素,尼克酸)必须全面补充,并且补充剂量要超过生理量的数倍,最好联合补给,以免影响维生素之间的平衡。
3、热能和碳水化合物:供给充足的热量以满足脑组织代谢,减少体内组织蛋白分解,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是肝性脑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的环节。
(1)病人昏迷时,每日提供1200~1400kcal热量,完全由葡萄糖提供,可由静脉或鼻饲输入,停用蛋白质。
(2)病人复苏后,随其病情好转可稍提高热量至1200~2000kcal,蛋白质供应量为20~30g/d,碳水化合物仍占70%~75%的热量比重,剩余一小部分可由脂肪提供。安康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崔翔
4、蛋白质:对于肝性脑病的病人,减少氨的来源。抑制其产生和减少吸收,是治疗的重点。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1)对于昏迷的病人必须停用蛋白质或减至微量,采用葡萄糖维持营养。但停用蛋白质过久,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内源性氨的形成,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加重浮肿和腹水。
(2)病人复苏后,每日可经口或鼻饲含20~30g的蛋白质,若病人症状无进行性加重,血氨未升高,肝功能未恶化,神志逐步好转,可2~3日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10g/d,直至到50g/d。
(3)应选用含氨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