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肝病高发的国家,肝病,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和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并列的危害最严重的四大传染病。我国现有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有28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
肝脏是负责身体代谢的中心器官。肝脏组织是由50万个肝小叶汇集而成,肝小叶是大约由50万个肝细胞集合成的肝脏组织,平时大约只有五分之一发挥功用,其余五分之四,做为非常时期的待命者。因此,即使有五分之四的肝脏组织遭到破坏,其他五分之一在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仍可进行正常运作。就像有的人动手术切除五分之四的肝脏,也能维持生命。所以,即使平时肝脏发生一些障碍,也不会产生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是病情严重的时候了。
下面列出十三种现象,如果有好几种症状同时出现,经过休养后,症状依然没有消除,便应怀疑是否患有肝病:
一、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二、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
三、持续性微热,或并发恶寒;
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五、酒量突然减少;
六、脸色晦暗失去光泽;
七、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八、尿液变为啤酒色;
九、便秘,便色灰白;
十、心窝感到胀闷;
十一、右上腹部闷痛;
十二、黑斑增加;
十三、四肢麻痹、口臭。
肝脏其实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损害,从而引起肝脏发病。常见肝损伤的原因有:
病毒感染。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为粪-口途径传播,即通常所说的“病从口入”。这两种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是由肠道外途径传播的,以血液途径最多见。在我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乙型肝炎比例很高。另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等,也是传播包括慢性乙型和丙性肝炎在内的多种感染病的重要因素。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也会损害肝脏,但相对于病毒而言,要少得多。
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酗酒。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很严重的,损害的后果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克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三成发生慢性肝炎,约有四分之一发展为肝硬化。
其他原因。原发和继发的肝脏肿瘤、心功能不全导致肝脏淤血、某些先天性肝脏疾病、静脉高价营养等,都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这些肝损害的早期表现往往是ALT(转氨酶)或胆红素的升高,不祛除病因,肝脏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此外,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