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由于慢性肝炎的病机复杂,而有"湿热毒瘀兼痰浊,肝郁脾肾气血虚"这样复杂的证候。所以治疗原则应多法并用,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抓住时机,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时的病因是湿热疫毒,深伏血分,病位在肝,累及脾肾,气血阴阳,病机为"正虚邪恋",临床表现虚实错杂。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临床上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
二、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这些病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可归属于"胁痛""黄疸""症积"的范畴,疾病后期乃属"鼓胀"。《素问•六元政纪大论》"湿热相薄……民病黄瘅"。《沈氏尊生方》"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为温黄,杀人最急、蔓延亦烈"。《诸病源候论》"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这里所讲的"湿热疫毒"是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而黄疸又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指出病位在肝,明确"湿热疫毒"主要侵犯肝脏。清•喻嘉言:"凡有症瘕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是名单腹胀。"这里讲的"单腹胀"即是肝硬化,进一步描述了从肝肿大发展到肝硬化的过程。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多由"湿热疫毒"所致,"湿"有粘滞之性,"热"为阳蒸之态,"疫"乃传染之机,"毒"寓"隐""显"之变。阻遏脾阳,脾失健运致脾虚,脾肾阳虚,形成痰浊,阻滞经脉,加之久病入络形成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