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种原因各种病因长期反复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脏病变。如果肝硬化早期经过积极防治,则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但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美国,45~65岁的人群中,肝硬化排到死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脏疾病与癌症。因此肝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症状表现】认识肝硬化的主要症状分类及表现
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同时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肝功能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一些病理表现。如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或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消化道出血倾向、内分泌失调等。
【病因解析】肝硬化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所致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所致,如乙肝、丙肝等。同时还有酒精肝、脂肪肝、胆汁淤积、药物、营养、代谢紊乱等方面的因素长期损害所致。
在病毒肝炎感染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部分人发生慢性肝炎,而慢性乙型肝炎又有少部分发展为肝硬化。急性丙型肝炎约一半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10%~30%会发生肝硬化。丁型肝炎病毒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方能发生肝炎,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不断的增生,不停的使得肝细胞发炎,每次发炎和修复都会留下对一部分肝细胞的不可逆的损伤,肝细胞增生变硬,形成了许多的不正常的小“结节”,使得肝脏整体变硬,肝脏的血流不能正常流入肝脏。而后出现了肝硬化后,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危害分析】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
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共发症,多突然发生,一般出血量较大,多在1000ml以上,很难自行止血。除呕鲜血及血块外,常伴有柏油便。
(3)感染。肝硬化易并发各种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肠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
(4)原发性肝癌。据资料分析,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4。6%,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可出现功能性肾衰,又称肝肾综合征。此并发症预后极差。
(6)门静脉血栓形成:如血栓缓慢形成,局限于肝外门静脉,且有机化,或侧支循环丰富,则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如突然产生完全梗阻,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便血、呕血、休克等。
(7)呼吸系统损伤:近年来,一些学者把肝脏疾病所引起的各种肺部变化统称为肝肺综合征,其实质是肝病时发生肺脏血管扩张和动脉氧合作用异常,可引起低氧血症。
【诊断治疗】肝硬化必须科学诊断、综合治疗
肝病专家介绍,肝硬化患者症状典型确诊容易,但可以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或处于隐匿性代偿期,确诊有一定困难。因此,诊断肝硬化是一综合性诊断。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血象检查,食管钡透或内镜检查,B超检查,肝组织学检查等多项科学检测。目前,肝硬化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肝硬化早期以保养为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失代偿期除了保肝、恢复肝功能外,还要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来说,治疗原则如下:
(1)饮食治疗:肝硬化患者合理饮食及营养,有利于恢复肝细胞功能,稳定病情。应给予高蛋白,可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肝脏蛋白质的合成,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足够的热量与高维生素供应高,既保护肝脏,又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蛋白质分解。肝功能减退,脂肪代谢障碍,要求低脂肪饮食,否则易形成脂肪肝。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饮食,可以满足机体需要。
(2)病因治疗:根据早期肝硬化的特殊病因给予治疗。血吸虫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采用药物较为彻底的杀虫治疗,可使肝功能改善,脾脏缩小。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应中止饮酒及停用中毒药物。
(3)一般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主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另外,护肝药物如肌苷为细胞激活剂,在体内提高ATP的水平,转变为多种核苷酸,可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大多数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盲目过多地用药反而会增加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负荷,同时未知的或已知的药物副作用均可加重对机体的损害,故对早期肝硬化患者不宜过多长期盲目用药。
(4)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肝功中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异常多揭示肝细胞损害,应按照肝炎的治疗原则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
(5)积极防治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较多,可导致严重后果。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并发感染等并发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