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委干部老王最近自觉腹胀、疲乏,化验检查示肝功异常、白蛋白降低,B超检查示肝硬化腹水,老王开始怎么也不信这个结果,又到另一家医院检查,还是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都说肝硬化是从慢性肝炎演变而来的,老王平时身体健康,从来没有得过肝炎,怎么会得肝硬化呢?的确,肝硬化一般均来自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缠绵不愈,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肝硬化发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肝硬化病例,没有明确的慢性肝病历史,第一次发病就已经是肝硬化了。没有明确的慢性肝病史,但却往往具有隐蔽性暗中发展的肝病史,这些患者一旦得了肝炎,没有明显不适,生活、学习都正常,但是肝脏内部却悄悄进行着病变活动,长期反复不断的炎症活动,最终可以发展成肝硬化,这是一个从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医学上把暗中不知不觉发生、发展的肝炎成为隐匿性亚临床型肝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另外处于显性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有3千万人左右,1亿多人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数目十分惊人、庞大,情况也十分复杂,过去曾把他们称为“健康携带者”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后来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病毒携带者并非处于真正的“健康”状态,也并非没有症状和体征,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检查显示80%以上的携带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炎症活动,只有不到20%的携带者肝脏组织学检查处于正常状态,我们把肝组织学检查异常的病毒携带者称为隐匿性亚临床型肝炎,这些患者的特点是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化验检查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阳性,肝功检查正常,患者本身没有什么不适,初看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其肝脏内部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这种亚临床或隐匿状态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渐进性向前发展的,病变发展受到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病毒个性的影响,有的患者在机体免疫失去耐受后、或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或重新叠加新的肝炎病毒时,病情就会加重,病变从隐性转为显性,有的患者初次发病,就已经达到了肝硬化程度,因此,决不能对于亚临床型肝炎掉以轻心。亚临床型肝炎特点是:患者没有明显不适,肝功检查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常为阳性,最终确诊需做肝穿,肝组织学检查发现:(1)肝细胞变性,点、灶状坏死,嗜酸小体;(2)汇管区有(无)炎性细胞侵润、扩大,可见轻度、甚至中度以上碎屑坏死,甚至可见桥样坏死;(3)小叶结构完整或紊乱,个别纤维间隔形成。与真正的病毒携带者相比,亚临床型肝炎预后要差一些,后果更严重,前者处于完全的免疫耐受状态,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而肝脏确无明显病变;后者处于部分耐受状态,虽然肝功检查正常(肝脏代偿功能尚可),但是肝脏内部炎症正在潜移默化,炎症程度高者可能最终发展成显性肝炎或肝硬化,因此,对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始终阳性的“病毒携带者”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定期复查。
一般来说,肝硬化均来自于慢性肝炎,即长期的肝脏损坏,肝细胞坏死—再生—纤维结缔组织蔓延,最终引起肝硬化,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一般要经历数年,甚至于数十年,是否发展为肝硬化要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如果肝组织出现桥样坏死或多小叶坏死,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由慢性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大致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慢性肝炎可以由长期饮酒、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毒副作用的化学药物以及各种肝炎病毒引起,尤其以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多见,我国现有肝硬化病例人数的80%以上系由慢性乙肝、丙肝所引起,慢性乙肝患者多自幼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后,一般都不会引起显性发病,而是以慢性病毒携带状态存在,病毒寄生于肝脏,进行着轻重不等的破坏活动,破坏活动往往在暗中进行,患者本人没有察觉,也没有症状,当肝脏组织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病变会突然爆发,第一次发病就有可能已是肝硬化了。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标志着肝硬化已进入失代偿阶段(中晚期),一定要抓紧时机,前往正规专科医院治疗,千万不要相信各种“偏方”、“验方”,以免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