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防治的科学目标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李成忠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0亿的HBV感染者,其中慢性感染者约3.5~4.0亿。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尽管近年来感染率有明显下降,仍难摘“乙肝大国”的帽子。由于HBV感染后一定程度的慢性化、以及与其相关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等问题,人们对于HBV感染存在很多的“恐惧”,甚至严重影响到公众的生活、学习、工作、婚姻等各个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因固然与疾病本身及其相关治疗的效果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关。了解HBV感染相关知识,制定科学的防治目标,乙型肝炎是可防可治的。
1、预防为主
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注射已进入我国的计划免疫项目,此举已在近年的实施中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成效,我国新生儿的HBV感染率已获得了非常显著的下降。即使是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通过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措施的预防,也能获得较满意的预防效果。对于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主动的免疫预防,也可达到预防感染的目标。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能够实现。
2、了解自身病情,切忌“病急乱投医”
HBV感染后的转归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发生急性感染后清除病毒而愈,亦可有部分病人转化为慢性感染。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有慢性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稳定性的携带状态等等多种情况,每种不同状态或同一状态的不同时期其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切不可盲目听从广告宣传所担保的“特效”、“转阴”等字眼而“病急乱投医”。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中华感染病学会联合制订了中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内容不仅是针对医生防治乙型肝炎的指导,也应是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科学防治的指南。
3、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治疗方式其治疗目标和结果是不同的。大量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告诉我们,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最根本的治疗。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等近期目标,乃至最终达到延缓甚至控制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疗效的判断通常通过如下4个方面的指标评估:
(1)生化学指标:最常用的是肝功能化验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复常;
(2)病毒学指标:即血清HBV DNA的下降甚至检测不到;
(3)血清学指标:即HBeAg的血清转换(HBeAg消失、抗HBe出现)和HBsAg的血清学转换(HBsAg消失、抗HBs出现);
(4)组织学指标:肝活检肝脏组织学炎症、纤维化程度的改善。
4、抗病毒治疗对象的选择
目前尚无治愈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同一药物不同病人或病情不同阶段疗效也不尽相同。治疗中过度悲观和过于积极都是不可取的。选择合适的病人、合适的时机治疗可达到现实的治疗终点,通常选择免疫清除期的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获得理想抗病毒效果的比例较高。即在病人HBV DNA阳性、ALT升高(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时治疗较为理想。对于HBV DNA阳性而ALT正常的免疫耐受期患者,可暂时不选择抗病毒治疗,但需密切观察ALT变化,或通过肝活检证实是否存在肝脏炎症和/或纤维化而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一旦选择抗病毒治疗,建议病人应与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情况调整药物和疗程。
5、目前可选择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有2大类:
(1)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2)核苷(酸)类似物:主要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抑制病毒的复制;国内已上市的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经常会有人问,2类药物到底哪个更好?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建议病人在选择抗病毒药物之前与专业医师就病情、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甚至目前的生活状况等等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作出科学、合适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