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已经63岁了,是山东人。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自己患了慢性乙型肝炎、胆结石合并息肉,且肝功异常。为了治疗这个病,刘先生曾经在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了1个多月,用的药也不少,“肝得健、肝泰乐、甘利欣”等静脉滴注,花了6000元。但出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7u/L,谷草转氨酶(AST)l24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也末正常,甚至比入院时还高。
为了进一步治疗,刘先生又换了一家中医医院,医生在了解了刘先生的情况后,认为刘先生舌苔微黄、脉弦实,体质尚好,属肝胆湿热、中焦气滞。
于是在治疗上用肝炎灵2支,苦参素1支肌注,每目1次;肌苷片、维生素C、熊去氧胆酸常规口服;配合清泄湿热,疏肝理气中药治疗,中药有龙胆草,黄芩,虎杖,栀子,茵陈,泽泻,生地,当归,柴胡,枳壳,木香,青皮,香附子,川楝子等,用水煎煮后服用汤剂,每日1剂,服6日,停1日。
服药后,刘先生自己觉得右胁痛、腹胀都有所减轻,吃了3周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让刘先生颇为感概,在上一个医院用昂贵的肝得健保肝住院治疗月余,花费6千元都无效,但在这里用抗病毒、辨证施治,仅花了500多元即取得较好疗效,真是钱多不一定会有好疗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