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意乱的何先生早晨起床就感到有些乏力,胃也难受,不想吃东西,隔了一会儿,还呕吐了几次。他想,也许是这两天喝酒造成的。可是妻子却突然惊叫起来:“老公,你的眼睛怎么这么黄?不会是得了肝炎吧?”何先生对镜子一看,果然,不但眼睛发黄,脸色也有些发黄呢。他想,怪不得这两天尿色深如浓茶,真的得了肝炎!妻子一边催促他赶紧去看医生,一边用消毒水把房间喷了一遍,何先生用的碗筷也用消毒水浸泡过。
何先生以“急性黄疸型肝炎”住进了医院,化验肝功能,发现转氨酶高达2600单位(正常值为8~40单位),面对这么高的转氨酶,他和妻子都害怕了。医生化验了何先生血中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结果出人意料,都是阴性,也就是说,他得的肝炎不是这五种病毒引起的,其他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的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
“我先生究竟得了哪一种肝炎?”妻子很着急,缠着医生一次又一次问。
“我这两天喝酒了,会不会是酒精肝啊?”何先生有些医学常识。
医生们通过会诊,进一步了解何先生的病史,综合分析,终于真相大白:他患的是急性药物肝损伤,也称药物性肝炎,“疑凶”就是扑热息痛。
“不可能,我才吃了10多片,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肝损害呢?”何先生直摇头,并不认可这个诊断。
“扑热息痛不是最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吗,多吃几片就能引起肝炎?”妻子也有怀疑。
原来,这几天何先生有不少烦心事,心理压力较大,心情郁闷,不但头痛,全身也痛。于是买来一瓶扑热息痛,一次就吞服了3片(每片0.5克)。可是疼痛没有明显缓解,隔了约3小时他又服用3片,结果一天内服用了12片扑热息痛。同时他还喝了酒,每天100毫升低度酒(30~40度),连喝了3天。
那么,他是不是酒精性肝病?医生分析,乙醇的确可引起肝损害,但何先生平时只是间断性饮酒,每次饮酒量为50~100毫升。如果按每天100毫升低度酒计算,进入他体内的乙醇为100×40%(乙醇含量)×0.8(乙醇的比重)=32克,这样的饮酒量一般不会引起肝损害。只有饮酒史超过5年,每天进入体内的乙醇量≥40克,才有致肝损伤的可能。长期少量饮酒即使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病,也不会导致这样大幅度的转氨酶升高。
看来,是扑热息痛惹的祸。扑热息痛的学名叫对乙酰氨基酚,是家喻户晓的解热镇痛药,可说是常用药之最。它作用温和,解热效果确切,按推荐剂量用药几乎没有毒性。头痛脑热、腰腿酸痛、月经痛、神经痛等都可服用,服用后吸收入肝脏代谢,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有毒性的苯醌胺类物质,但它可被肝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解毒。如服用过量,肝细胞中的谷胱甘肽可被耗竭,解毒作用丧失,苯醌胺类物质增多,就会引起肝损伤。在欧美国家发生的急性肝衰竭中,有30%~50%是由扑热息痛引起的,而急性肝衰竭死亡率极高,达30%左右。
扑热息痛的推荐剂量是每日小于2克,每次0.5克(1片),成年人最大剂量每天不得超过4克(8片)。文献报告,每天服用10克以上(甚至有报告每天服用5克)就可发生急性肝衰竭。
何先生一天内服用了12片(6克)扑热息痛,导致急性肝损伤不足为怪,幸好他没有发生急性肝衰竭。值得注意的是,何先生在服药期间曾饮酒,虽然不是酒精性肝损伤,但乙醇进入体内可促进谷胱甘肽的消耗,有增加肝损伤的危险。可以肯定,酗酒、饥饿、营养不良等都会促进谷胱甘肽的消耗,增加急性肝损伤的风险。
还好,何先生来医院时已停用扑热息痛,转氨酶很快下降,黄疸也消失了。由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在停药后两周内,转氨酶可下降50%,停药4周后恢复正常。有趣的是,何先生服用12片扑热息痛,住院24天,正好1片药住院2天。出院时他很感叹地说:“想不到这最常用的扑热息痛片竟然把我撂倒了!”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