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可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五大类型。在这当中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体征可有肥胖、肝脏肿大等。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大量饮酒的病史,表现除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常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且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酒精性肝硬化:早期无症状,以后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血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一、那么喝多少酒容易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呢?
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方式、性别、遗传、个体差异、营养状况、吸烟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1克酒精相当于25~40毫升的啤酒;8~10毫升的黄酒;5~12毫升的葡萄酒;3~7毫升的保健酒;2~3毫升的白酒。长期过量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连续5年以上)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前提条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肝毒性是导致嗜酒者肝损害的基本原因。长期嗜酒者中60%~90%有脂肪肝,其中40%可能有酒精性肝炎;嗜酒20年以上者中肝硬化的患病率为5%~15%。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小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危害性大。如在短期内饮用大量的乙醇,常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女性对乙醇较男性敏感,安全的饮酒阈值仅为男性的1/3~1/2,饮酒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若合并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则更增加了饮酒的危险性。
二、要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需做到:
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2、 戒酒。酒精可抑制肝细胞再生,而戒酒后肝细胞再生可以得到恢复。
3、 若不能做到戒酒,应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在饮酒后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尤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C、K及叶酸等。
4、 合理膳食。营养不良、高脂饮食和内脏性肥胖均可促进酒精性肝损害。
5、 禁烟。吸烟可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
6、 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