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与发病机制
AFL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未见遗传因素与本病有关的报道,孕妇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培养阴性亦不支持感染因素致病的可能,大多数孕妇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目前,多数人认为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孕妇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水平升高,加之妊娠末期孕妇处于应激状态,使脂肪动员增加,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加,肝内三酰甘油合成增多,糖原储备减少,均有利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而且妊娠晚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代谢紊乱,某些氨基酸缺乏,脂蛋白缺乏,这些均可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肝肾综合征时,肾小管细胞也会出现脂肪变,提示肝外器官也可能发生类似肝细胞受损的病理改变。由于近半数的AFLP孕妇合并先兆子痫或子痫症状,故有人提出AFLP属先兆子痫的一种特殊表现。
2、病理
AFLP的病理改变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色黄质软,光滑,切面油腻。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脂肪变性是微囊泡状,脂肪变可侵及整个肝小叶,汇管区可有炎细胞浸润,也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和淤胆。
3、临床表现
通常AFLP发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30岁的孕妇多见,患者约48%是初产妇,其中14%是双胎孕妇,婴儿男女性别比为3:1。AFLP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有出血倾向,可迅速转入昏迷;约90%的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恶心和呕吐,腹痛以右上腹或剑下明显。起病后数日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黄疸多呈梗阻性;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时,可出现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重者可出现DIC。少数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腹泻、背痛等。查体可见急性病容,肝脏进行性缩小,腹水,黄疸迅速加深,发热,意识障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AFLP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妊娠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约占50%。病情严重者可于发病后7~12天引起流产、死胎或早产死婴。AFLP的病情进展迅速,休克、DIC、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是其死亡原因。
4、实验室与特殊检查
4.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加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贫血为正细胞色素性,血小板计数正常或降低。
4.2 生化检查 ALT、AST均升高明显,γ-GT、ALP轻中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常大于171μmol/L,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白蛋白降低,约1/4患者出现低血糖。肾功能损害时,出现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继发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可升高。
4.3 超声检查 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强,表现为亮肝,肝体积缩小,其敏感性不及CT。
4.4 CT检查 显示大片肝密度降低区,CT值可降至正常限值的一半。
4.5 肝活检 对肝活检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并进行特异脂肪染色,是诊断AFLP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5、诊断与鉴别诊断
AFLP的早期诊断困难,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肝活组织切片做出诊断。AFLP主要应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病、先兆子痫等疾病相鉴别。
6、治疗
AFLP尚无特效疗法,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可行剖宫产或引产,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通过外周静脉补充各种营养素必要时通过中心静脉进行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量应用肝泰乐、肝得健、蛋氨酸、复方胆碱等药物。对伴有贫血或出血倾向明显者可适量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等;有腹水者给予白蛋白、利尿剂和放腹水治疗;伴肝性脑病时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并给予有关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治疗DIC、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对提高AFLP患者生存率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选用。肝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由于AFLP是可逆性疾病,故应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