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乙肝治疗药物?
只顾着看眼前的成本,拿价格说事儿?认为低价药就等同于低成本?还是理性思考,谨慎比较各种核苷(酸)类药物的利弊优劣,综合评估长期治疗的成本、价值,以及最终收益疗效?
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表面的价格成本,还“潜伏”着一连串隐性成本以及其他负担。如果治疗最初没有启用精兵强将的药物利器,抗病毒之役很可能早早便会败下阵来。此时才半道儿替换药物,就会带来一系列额外费用,最后累计花费的钱可能更多。
此外,还有不少患者低估了耐药的风险,并未在最初选择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自以为目前反正有好几种抗病毒药物,万一出现耐药随便换就是了。独独忘了换药不仅会让治疗成本无端增加,还会加剧患者后续治疗的心理障碍,身心俱疲,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感染病专家缪晓辉教授在呼吁广大患者谨慎选择核苷(酸)类药物的同时,也表示:在选择乙肝治疗方案时必须三思而后行,精打细算,从长计议。不能只将眼光停留在眼前的价格成本和得失上,而是要将视野拉得更远,将各种潜在成本以及长期服药可能带来的附加价值逐一比较清楚后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