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时期要注射一些疫苗预防乙肝,其中乙肝疫苗是必不可少的,新生儿要如何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看看下面的文章的解答吧!
一、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最佳时间
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孕期使用抗病毒的药物风险较大,所以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妊娠后3个月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方法来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传染能力。其具体方式如下:
1、孕中期测定乙肝病毒DNA的浓度,如果乙肝病毒DNA浓度低于500meq/ml,有肝功能异常且可除外重叠感染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者,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被动免疫,但是如果肝功能正常,则可以不必进行此治疗。
2、孕中期测定乙肝病毒DNA的浓度,如果高于500meq/ml,即可分别在孕7、8、9三个月各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用药期间要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的浓度等。
3、新生儿出生时除采取必要的产科措施外,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于0,1月龄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200IU,再于2、3、5月龄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然后在7月龄时取血化验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应该随访三年,如果观察孩子的保护性抗体低于或接近10IU/ML,可再次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
二、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最佳方案
一般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最佳时间应该按照016方案进行接种乙肝疫苗,就是在新生儿出生时、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防止乙肝的传染。
我国目前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是灭活血源疫苗,仅仅注射一针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作用。有资料显示,按规定用足三针,可使95%以上的少年和成人产生免疫力。医学上把第一针和第二针疫苗称为致敏接种,使接种者产生抗体,第三针称加强免疫,使产生的抗体效价更高,预防效果更为持久,因此需要分三次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这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需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一般可维持5年左右的免疫保护作用。
三针疫苗全部接种以后,我们建议4~5年左右需要复查乙型肝炎二对半检测,如果表面抗体转阴或滴度下降,则需要加强注射一次;如果此时乙肝病毒抗体下降或者完全消失,就要重新接种三支乙肝疫苗,使机体重新产生乙肝病毒抗体。
一般认为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免疫力能维持12~20年,这期间最好每年检测一次血清表面抗体,以便了解是否还有较强的免疫力,必要时可以加强注射一次。
有不少人认为接种疫苗以后就可以万事大吉,其实接种了疫苗也不能完全确保不再感染乙肝病毒,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定期检查抗体的变化,以便维持疫苗的免疫力。
三、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新生儿第一针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2小时内注射更好。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
2、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3、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
4、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乙肝疫苗。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个月~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无应答或低应答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抗-HBs水平。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7、低体重、早产、剖宫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打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应推迟接种时间。
8、乙肝疫苗与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宜同时接种。
9、对福尔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乙肝疫苗。 经过多年的科学验证,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都不适合接种:
①既往有乙肝病史。
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
③发热、急性传染病者、严重慢性病患者、有免疫缺陷的人、严重过敏体质者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不可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