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药物都将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俗话说“凡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势必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肝脏的损害,那么保肝药物又如何呢?研究表明,滥用保肝药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部分保肝药还会长期在体内蓄积,对肝脏造成损害。
保肝药并非真的保肝抗炎
小李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由于马上要进行入职体检,为了确保入职体检能够顺序通过,小李听说联苯双酯可以降酶能够降酶,于是擅自购买使用。果然药物发挥作用,小李通过了入职体检。然而停药后不久,小李渐渐感觉疲累,再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转氨酶又升高了,还比原来的高出好几倍。
专家表示,联苯双酯是一个使用已久的降酶药,它的降酶效果确实不错。但这种药会“上瘾”,不可突然停药,否则易引起肝功能的反跳,出现如小李那样的情况,转氨酶水平再度升高,且可能比吃药前升高得更厉害,有的可达四五百甚至七八百个单位;有的人会出现黄疸,这就更严重了。
国内外一些研究已经发现,联苯双酯仅能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对于其他肝功酶谱,如天冬氨酸转氨酶、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由无任何降低作用;而且,这药对肝脏炎症的恢复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它也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肝抗炎作用。
使用降转氨酶的药物不利于病情观察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常是吃药马上把转氨酶水平降下来。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单纯地降低转氨酶水平,可能会掩盖一些病情,不利于病情观察,以至耽误诊治。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使用这类药物后转氨酶水平马上降下来,会给病人造成一种错觉或假象,以为肝炎痊愈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尽管转氨酶水平降下来了,但肝脏的炎症并没有因此而缓解;肝内炎症若持续存在,肝细胞就会不断地损伤、修复,修复过程就会出现肝纤维化,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对素来健康的人来说,转氨酶水平升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提示,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就可能升高;当患胆结石等胆道梗阻性疾病时,若出现胆汁淤积,转氨酶水平也会升高。另外,长期酗酒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酒精肝或脂肪肝。
有些情况下的转氨酶水平升高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太过于担心。例如,剧烈运动、过劳、睡眠不佳或突然进食过多油腻食物等情况下,转氨酶水平也可能暂时升高,但往往不会超过200单位/升,此时不需要吃护肝降酶药。
如果排除以上应激情况下出现转氨酶升高,尤其是升高超过正常水平两倍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乙肝患者尤其要定期检查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则应查一下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
如果病毒水平也升高(阳性),除了使用降酶治疗外,还要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因为转氨酶升高、肝炎活动时,正好是免疫清除乙肝病毒的最佳时期。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此时用抗病毒药效果最好。很多医生发现一些乙肝病人的转氨酶水平较高,达七八百甚至上千单位时,都会建议病人选把转氨酶降下来再说。其实,这样做反而可能丧失了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若病毒检查是阴性的话,由可以先用一些护肝降酶药,但要动态观察两三个月。如果停药后一个月复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水平再次升高,就得再测一次乙肝病毒水平,如为阳性,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为阴性,还可考虑进行肝脏穿刺,直接看看肝脏的炎症情况到底怎样。
停药应缓慢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入职或入学体检等,急需将转氨酶水平降至正常水平。此时,可以先短时间使用联苯双酯或其他一些护肝降酶药,但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此外,如果想停药,应该逐渐减量地进行,千万不要突然提药,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通常,停药过程要持续一两个月,不能操之过急。
还要提醒的是,病人在停药后过一段时间,如2~3个月后,需再次复查转氨酶水平;如果再次升高,应积极查明原因再治疗。
选用保肝药物必须对症用药
1、预防脂肪肝,可口服肌苷片,按说明书服用或按医师嘱咐服用,此外尚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可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2、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进食量少者,可与肝病专科医师联系,额外通过药物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严格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改善肝内微循环,减少纤维化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有阿拓莫兰、五味子、垂盆草降酶;水飞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等。
不管用什么药,都是权宜之计,要想获得理想的康复目标,关键是充分休息、科学营养,避免滥用药物,禁酒、戒烟以防止复发,并坚持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