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抗病毒需要终身用药
不少乙肝患者认为,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抗病毒治疗并非需要终身用药。e抗原阳性的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 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即可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
误区二: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都知道,要和乙肝病毒打“持久战”。
但对“战役”究竟打多久,缺乏科学认识。有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几个月病毒指标明显好转,便“见好就收”。有的患者用药几个月,病毒指标没有达到预期转阴目标,感觉没效果就自行停治。停药的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实现“双达标”后,一般至少应再治疗1年,并定期复查。对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治疗指南和国际上公认的观点,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三:停药标准“千篇一律”
不同患者由于病情不同,停药时间不能一刀切。临床资料显示,转氨酶2倍以上、HBv-DNA水平小于109的患者,容易实现停药标准。这类患者通过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两年内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机会可达47%,进而实现停药。
更多乙肝治疗文章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不治疗有什么后果吗?
巧用药茶治疗不同类型乙肝
慢性乙肝患者要注意的十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