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就像一块充满血液的嫩豆腐,作为人体进行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它常会受到药物的伤害。常见损害肝脏的中药主要有:雷公藤、薄荷、番泻叶、金不换、何首乌、黄药子、麻黄、关木通、木薯、千里光、天花粉等,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骨质增生、白癜风、乳腺增生、肥胖、银屑病等。此外,复方青黛丸、克银丸、消核片、六神丸、疏风定痛丸、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对肝功能的损害也较为常见。
因此,医生开中药前应该追问患者的病史。得过肝病的患者因其他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时,即便病情稳定,也应该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则需同时去肝病科随访治疗。没有肝病史的患者,通常需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而所服药物中有对损害肝功能的中药时,可能1—3个月就得检查肝功能。若是发现肝功能中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球蛋白的数值出现异常,即使谷丙和谷草转氨酶正常应引起重视,每2周到1个月就要查一次,观察异常指标的波动。总之,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大量服药的人群,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本身就有肝脏病变的人,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在用药时要格外注意。
不过,我们强调重视中药对肝功能潜在的威胁,并不意味着中药就很不安全,没法用了。肝脏功能正常的人,只要在医生辨证配伍的基础上,按常规剂量使用,就能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要提醒的是,很多药物性肝炎是患者不经医嘱擅自搭配中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因此患者切不可不经医生辨证就服用“验方”。
药物损害。伤肝排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部门统计,在药品不良反应导致内脏损害比例的排序中,肝脏损害排列第一。除了中药,常见的“伤肝”药物还有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物、降糖类、内分泌系统用药(如女性口服避孕药、甲睾酮、蛋白同化激素、甲状腺药物等)等。
编辑推荐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诊断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9),病理表现为肝内胆管非化脓性炎症破坏,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发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目前,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大多数PBC患者在无症状期即可得以诊断。全文阅读
2,肝硬化患者用药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肝硬化患者在得知患有肝硬化以后,都及时的进行治疗,都是治疗效果都不好,结果病情却迟迟不见好转,那么, 肝硬化患者用药的方法有哪些?下面让肝病专家为您解释一下。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