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延续前两届世界肝炎日主题“这就是肝炎……(This is hepatitis…)”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核心信息,即“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的确,肝炎不遥远!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药物性肝炎增加也增快。
肝炎确实不遥远,肝炎种类在变化
以前提起肝炎,首先想到的乙肝、丙肝、甲肝等病毒性肝炎,而实际上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病、脂肪性肝炎等日渐增多,此外,药物的不合理应有,药物性肝炎增加也很快。
过犹不及,注意药物性肝损害
《中国医学论坛报》樊代明院士关于整合医学的文章,提到一位领导在心脏手后因为各科专家关心,用药16种之多,引起明显肝功能损害,停止多数不必要的药物后,肝功能恢复。
老祖宗讲“过犹不及”,现代人也提倡“肝病用药宜少而精”。过度治疗或过度健康关心药物调养,也是引起肝炎的重要原因。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用的免疫抑制剂等、银屑病等皮肤病中西药物,往往也可能引起一些肝损害,对这些可能的副作用也要注意,及时防范。
症状无特异性,警惕尤关键
了解药物性肝炎的症状对于防治药物性肝炎是完全必要的,和其他肝损害疾病一样,药物性肝炎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不容易辨认。轻者症状甚不典型,有肝脏疾病者,可表现为原有症状不同程度地加重。一般说来,可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不适,严重者会出现黄疸。
对付药物性肝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时时刻刻保持我们应有的警惕与关注。在使用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过程中,留神观察,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报告,让医生能及时地检查,从而调整用药或停药。
附:
究竟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肝损害,这可说是包罗万象,难以说全,下面就最常用的抗感染用药给大家提个醒。
1、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几乎可以说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吡嗪酰、乙胺丁醇、链霉素等,当中,尤其是对利福平应倍加警惕,其可致严重的肝损害而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甚至死亡。由于抗结核用药必须联合用药,往往需半年至1年甚至更长的用药时间,与其他疾病治疗相比,显然大大增加了患药物性中毒性肝炎的几率。因此,医生将会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地联合用药,及注意剂量的个体化;而患者则应遵从医嘱,充分认识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的必要性,切莫擅自更改用药的配方及增加剂量。
2、抗生素及抗真菌药
具有肝损害的抗生素主要包括磺胺类、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真菌药物具有肝损害副作用的主要有二性霉素B、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一般说来,此类抗感染药物涉及面广,但应相信,它们在一般治疗剂量下的损肝副作用小而少,除非病人有肝损害的原有基础病,或有过敏体质。但注意归注意,完全不必草木皆兵。
3、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奋乃静,抗癫痫药中的苯妥英钠,镇静催眠药中的巴比妥类、利眠宁、眠尔通,抗恶性肿瘤药及免疫抑制药中的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也可能有损肝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防备在先,能做到药到、病除、肝安,而不必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