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岁以前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约有25%将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因为大多数人在初次被乙肝病毒感染时,并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即使是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其中大约百分之六十九的患者也不出现症状。很多人在体检时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因此,乙肝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统计,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乙肝病例数多年来一直位居前列。据最新调查显示,全国约有1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乙肝病人约2000万,每年约有28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或肝癌。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长期抑制病毒,延缓疾病进展成肝硬化、肝癌,而抗病毒治疗则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所以现在提出让全社会正确认识乙肝,科学防治乙肝,自觉抵制有关乙肝的虚假广告宣传,同时要消除对乙肝的误解和恐惧。
揭露乙肝初期的六大症状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第三个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休息和睡眠,失眠、多梦等都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遭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如粜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乙肝常有肝脏肿大。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晚期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多无明显肿大,以后可因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以及门静脉高压。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持续性进行性脾脏肿大提示肝硬化。
6、肝外表现:很多慢性肝炎患者的症状表现都一般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这养也称为肝病面容,这很可能是因为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而导致的。那是由于肝炎的持续或反复黄疸引起的,胆绿素在皮肤沉着所致。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称蜘蛛痣,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压之退色,常见于面部、颈部、前胸和手背。蜘蛛痣偶尔也可分布于全身。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甚至可误诊为乳腺癌,施行乳腺切除术;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些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