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藏血,需要用阴血来滋养,才会发挥肝的功能,行气调畅。对于肝脏,善治不如善养。肝区痛主要是由于肝部疾病的发生所引起,肝区痛一般不用止痛药,可随肝部疾病的治愈而好转。治疗肝区痛的方法比较多,以下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介绍:
1、疏肝行气法:疏肝行气具有舒畅气机的作用,适应于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之肝郁气滞者。其疼痛特点以胀痛、窜痛为主,疼痛范围较大,伴有胸闷嗳气、纳减等症,且常随情志变化而疼痛增减。可用四逆散合五花汤,由绿萼梅、白残花、代代花、玫瑰花、佛手花组成。其中花类药物清淡散郁,不比辛香燥烈之品有劫津之弊。该方仅适用于肝区痛发病短的患者。
2、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适用一于血络淤滞为主的肝区痛。因为气血相互为用,故气滞不通为构成血壅不流的主要病理机转。《临证指南 医秦。肋痛》之“久病在络,气血皆窒”,说明了肝络淤滞在病理过程中是形成肝区痛的必然趋势。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另用三七、血蝎二味,等分为末,一日二次,每次2.5g吞服。
3、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留滞为主的肝区痛。治疗应抓住湿热和热毒特异性的致病源,常用清肝解毒汤加减,由虎杖、茵陈、大黄、蛇舌草、蒲公英、鸡骨草、丹参、广郁金组成。剂量可随湿、热、毒的轻重而增减。
4、养阴柔肝法:适应于肝阴不足,肝络失养而肝用失调之肝区痛。临床上拟用一贯煎加减,常选用生地、沙参枸杞子、五味子、白芍、当归、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白蒺藜等疏肝解郁,以平气横逆,使阴精得充,肝气得平,肝区痛庶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