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人类20世纪医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之一。肝脏移植作为大器官移植的代表,是当今外科领域最尖端的手术之一,被誉为当代的“医学之巅”,成为拯救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世界肝移植总数已超过15万例,目前以每年8000例左右的速度递增,移植数仅次于肾移植,居所有器官移植的第二位。
肝脏移植分原位与异位两类,临床普遍
应用的是原位肝移植。人类同种肝移植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史,并可追溯到1个世纪前。早在1900年即有人开始了肝组织移植的实验研究。至1955年,威尔赤首次施行犬全肝异位移植成功;1959年摩尔施行犬肝原位移植也获成功。这两次成功解决了肝移植中的许多技术难题,为人类肝移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终于来到了:1963年3月1日,美国匹兹堡大学斯达兹教授及其同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类同种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受者为一名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的儿童。斯达兹因而被后人尊称为“肝移植之父”。1964年阿伯索龙等完成了第一例人体异位肝移植。这两位学者的贡献,使肝移植过渡到临床试用阶段。
1968年斯达兹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并获得司法界的认可后,使供肝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也使肝移植手术效果有显著提高,从而使肝移植进入了临床正式
应用阶段。肝移植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较快,至上世纪80年代初,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国已建立40个肝移植中心,共施行400余例,术后1年存活率在成人达44%,在小儿达到58%。
特别是1985年以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长效肝脏保存液的
应用,重症监护手段的发展,以及免疫抑制剂的进步,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人体原位肝移植术后1年存活率已达85%~90%,5年存活率为75%左右。
世界各国均面临供肝短缺的问题,在儿童患者中尤为突出。为应对这个实际问题,两位学者于1984年首次报告减体积肝移植用于儿童病例,此术随后在欧美广泛开展。1988年有人又开始尝试并首次报告了劈裂式肝移植,即将1个成人供肝劈成两半,分别移植给2个儿童或1个成人及1个儿童。但因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与移植物相关的并发症也有增多。
因存在着东西方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脑死亡法在东方国家迟迟不能建立,使尸体供肝更为供不应求。活体肝移植开始发展,但伴随而来的伦理学争论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肝移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虽然早在1965年国内就有单位开始了肝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后因“文革”而停滞10年。至1977年10月和12月,上海瑞金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人体肝移植的尝试,揭开了我国临床肝移植的序幕。与其他大器官移植一样,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三:供肝短缺、巨额医疗费用以及观念上的差异。可喜的是,人体器官移植于2007年5月已在我国纳入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