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对PHT进行诊断评价,已取得显著进步。尤其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检测,已开发出无创伤性、简便、可靠、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定性和定量显像技术。以下简要介绍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成分定量测定与门-体侧支分流测定。
(一)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成份定量测定
静脉注射示踪剂(99mTc胶体、99mTc过得酸盐或99mTc-DTPA等),连续记录肝脏放射性变化形成时间-放射性曲线,根据肝动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时间上的先后差异,用相关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即可定量评价肝动脉灌注分数(AF)和门静脉灌注分数(PF)。据报道,PF正常值为占全肝血流量的66%-72.11%,AF为27.8%-34%。Saper等研究发现,核素测定PF结果与门静脉造影的灌注分数高度相关(r=0.92),即正常人PF为66%,而相应于血管造影肝内门脉分支表现为Ⅰ、Ⅱ、Ⅲ、Ⅳ级的肝硬化患者则分别为53%,37%、15%和3%。国内临床研究亦表明,肝硬化患者PF值随Child-PughA、B、C分级依次降低,AF则依次增高,且Child-PughA级患者的PF和AF值与正常人即有显著差异,表明PF和AF测定不仅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可用于肝硬化PHT的早期诊断。有作者介绍,肝脏PF和AF测定可作为PHT患者选择分流手术,疗效随访和预后估计的手段;PF在25.34%-45.06%时,尚可放宽分流手术的指征,否则应列为手术禁忌。
(二)门-体侧支分流测定
放射性示踪剂注入肠道后,由肠黏膜吸收经门静脉系统到达肝脏,使肝脏首先出现放射性,然后示踪剂经肝静脉、下腔静脉至心脏,故心脏出现放射性应在肝脏之后,二者相差平均22s。肝硬化伴门-体分流时,示踪剂经肠黏膜吸收后则经门-体侧支循环由腔静脉到达心脏,因此心脏先有放射性,而后肝脏才有放射性。对上述过程进行动态显像,再经有关计算即可得到门静脉分流指数(SI)、心/肝比值(H/L)等定量指标。本测定多采用直肠-门静脉显像法,示踪剂有99mTc-过锝酸盐、99mTC-甲氧异腈(99mTc-MIBI)、201T1等。SI代表了门静脉系统血流绕过肝脏经门-体侧支直接进入腔静脉回流至心脏的百分率。正常人直肠-门显像测定SI平均为4.1%(1.9%-5.2%),慢性肝炎为7.1%、肝硬化为52.9%,伴有食管静脉曲张者较无食管静脉曲张者高。在一组肝硬化研究中,Child-PughA、B、C级患者的SI值分别为30%±19.54%,60.77%±10.51%与75.11%±10.42%。
国内报告用99mTc-MIBI直肠-门静脉显像测定H/L等指标,与手术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结果相关系数达0.9;朱瑞森等报告肝硬化Child-PughA、B、C级的H/L分别为1.01±0.45、1.90±0.59、3.77±1.97,三组间差异显著;另以201T1作显像研究结果亦类似,肝硬化者H/L显著高于正常人和慢性肝炎(P<0.001),食管静脉曲张者明显高于无食管静脉曲张者(P<0.001)。核素显像门-体侧支分流测定,除上述临床意义外,对肝硬化PHT的预后判断、评价药物和手术疗效等,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