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安部在全国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很快,各种“解酒药”开始走俏。这些药真像广告中说的那样能“速效解酒不伤肝”甚至提升酒量吗?医生告诫人们——
“严打”酒后驾驶,催热“解酒药”市场
在郑州市文化路一药店,听说记者是来买“解酒药”的,店员把记者带到保健品专柜,极力向记者推荐近期热销的“解酒药”——“××金樽”。这名店员说:“最近酒后驾驶查得紧,这药卖得可好了。服用后,绝对可以缓解醉酒症状。”
在二七广场附近一家保健品卖场,“解酒药”种类繁多,有“××金樽”、“××解酒灵”、“××醒酒黄金”、“××酒伴侣”等,价格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有的“解酒药”的包装盒上写着“20分钟起效”、“能200%抗醉”。
记者发现,所谓“解酒药”,有的是中药制剂,有的是带“蓝帽子”标志的保健品,有的干脆是普通食品批号。产品成分有的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的配方含有枸杞子、栀子、丹参等,有的则是葛花、葛根、芦根、陈皮等,有的是珍珠草、奶蓟等植物的提取物……
说起功效,某“解酒药”自称“能缩短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脏器对这些物质的吸收,降低了单位时间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另一种“解酒药”,则号称能提升2~3倍的酒量。有的解酒产品甚至标榜自己是“原苏联克格勃间谍专用解酒片……能加速分解酒精中的乙醛,迅速将其排出体外,提升酒量100%~200%,解酒防醉、消除酒后不适”。
专家说,根本没有真正能解酒的药
“根本没有真正能解酒的灵丹妙药!”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尚佳说。
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20%在胃中吸收,其余被小肠吸收。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后,最终要靠肝脏来解毒,乙醇先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人酒量的大小,完全由体内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来决定。而这两种酶的多少,是先天形成的,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增加这两种酶的分泌。
那些喝酒容易脸红、上头的人,正是因为体内缺少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所以不适合喝酒。在我国人群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缺乏者约占1/3。
事实上,包括市面上的“解酒药”,无论中药西药,都不存在彻底的解酒作用。
常见的中药解酒方剂,大多含葛花(根)、黄苓、黄连、柴胡等发散降逆、醒脑提神的药物(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醉酒症状)。除了葛花对肝脏有一些保护作用外,其他药物根本没有促进酒精代谢、替人体“消化分解”酒精的作用。
即使是临床用于解救酒精中毒的西药——纳洛酮,也有昏迷催醒、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脑组织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抗休克、解毒等作用,但这些仅仅是解除酒后不适而已。尚佳说:“避免伤肝,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喝酒、不喝酒,尤其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
民间解酒法,其实不管用
除了“解酒药”,民间还流传着很多“解酒验方”,比如喝牛奶、喝醋、喝浓茶、吃梨、吃白菜心等。这些“验方”有解酒效果吗?专家认为,这些民间“验方”和“解酒药”一样,更多的是心理暗示作用,缓解一下呕吐、泛酸的痛苦。“多喝水、到医院输液,其实也能缓解醉酒症状。”尚佳说。
国外也流传着不少解酒“验方”,比如人们认为很多食物有解酒功效,如萝卜、香蕉、梨、柚子、西红柿、水蜜桃、茶叶、葛花、菊花、扁豆等。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雷切尔·弗里曼和阿伦·卡罗尔在《英国医学杂志》撰文指出,从服用阿司匹林、吃香蕉、吃澳大利亚酵母酱到喝水,民间流传着很多种防止喝醉或缓解醉酒的方法,但没有科学证据能够表明这些方法真的管用。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马克·西格尔指出,喝酒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或退热净可能导致肝病或胃痛。2005年,英国、荷兰就联合进行实验来验证常见解酒法的功效,这些办法包括止痛药托芬那酸,神经阻断药物心得安和治疗恶心、眩晕的托烷司琼三种药物,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洋蓟和仙人掌果四种食物,以及果糖解酒法。
实验发现,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和托芬那酸对部分受试者的某些症状有缓解作用,但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说服性证据”证明这些物质确实可防止喝醉或治疗醉酒。
“解酒药”真能解酒?多是心理作用
有人会说,吃了“解酒药”或解酒保健品,明显感觉喝酒后不那么难受了,甚至酒量也增加了。
专家认为,“解酒药”解酒其实是假象,顶多是缓解酒后腹胀、恶心、呕吐、泛酸的感觉,更多时候是心理安慰作用。许多“解酒药”含有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能缓解饮酒者的头痛反应,轻度饮酒者服用“解酒药”,感觉会舒服一些,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酒量,也不可能“完全保护肝脏和胃黏膜不受酒精伤害”。
喝酒时的情绪好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酒量,比如说喝闷酒容易醉。许多人在吃完“解酒药”后,自认为有了“保护伞”,就放开肚皮喝,很容易造成酒量大增的假象。
也有人觉得自己服用“解酒药”后再饮酒,少了恶心、泛酸感,所以觉得这些解酒产品能够分解酒精、保护肝脏,其实不然。
喝酒伤害肝脏导致胃溃疡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饮酒后,人对速度、距离的判断都会有偏差,容易飙车,但同时大脑反应迟钝,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酗酒对身体的危害也很严重。尚佳说,酒精主要通过肝脏来代谢,长期过量饮酒,将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酒精肝甚至肝纤维化。因此,有肝胆疾病的人应坚决禁止饮酒。
47岁的老张嗜酒如命,是一名酒精肝患者,本来在医生的告诫下已经戒酒,但在儿子结婚的大喜日子里,架不住亲朋好友的盛情,喝了半斤白酒,当天出现肝昏迷,黄疸达到500多,转氨酶攀升,出现肝腹水,被诊断为重型肝炎,经抢救才转危为安。一场大病让老张的身体严重亏虚,连头发都变得枯黄,医生责怪他:“掏钱买罪受!”
尚佳说,目前乙肝、丙肝发病率正在下降,而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肝等疾病的发病率则在大幅上升。有专家提出:“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这虽然是个比喻,但醉酒次数多了,很可能患上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中毒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许文凯副主任医师对酒精中毒的治疗有一定经验。他说,酒精中毒后有一个抢救禁忌,就是千万不能洗胃,因为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急性胃黏膜损伤,有的出血量高达1000~2000毫升,需要输血抢救,长期酗酒者一般都患有慢性胃溃疡。
此外,中老年醉酒者发生急性心梗的为数不少,如果饮酒时大量吃肉类和高脂饮食,还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导致死亡。
温馨提醒:白酒一次最多喝三两
据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机动车驾驶人的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为饮酒驾车,达到和超过80毫克可以认定为醉酒驾车。而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大致相当于饮用一杯啤酒;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相当于饮用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也就是说,驾驶人只要喝一杯啤酒,就是饮酒驾车;饮啤酒量超过两瓶,就可能达到醉酒驾车标准。
从健康角度看,每天喝多少酒是安全的呢?人们通常饮用的酒主要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一般认为,每天摄入酒精40~60克,每周摄入酒精120~180克,持续5年以上,就有可能发生酒精性肝病。那么,如何计算酒精含量呢?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0.8(比重)。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酒精(乙醇),即相当于60毫升50度的白酒,对人体应该是安全的。其他酒类,可按这个摄入量,根据酒精含量不同进行推算。
急救专家说,喝酒前吃高蛋白食物可护胃
“喝酒前吃点高蛋白的食物,可以保护胃黏膜!”许文凯说,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实在是避不开,一定不要空腹喝酒,因为空腹喝酒直接对食道、胃产生刺激,容易产生溃疡。
许文凯说,最好在喝酒前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鱼、肉类等,可以对胃形成保护,减少酒精对胃壁的刺激。食物和酒精混合在一起,降低酒精的浓度,延缓身体对酒精的吸收。
此外,可在喝酒间隙多喝一些果汁、白开水,更有利于对胃的保护,稀释体内的酒精浓度。如果感觉太疲劳,就尽量不要喝酒,更不要把几种酒掺在一起喝。如果饮酒过多,出现昏迷、心跳异常、吐血、黑便等症状,应赶快去医院。
醉酒后,不少人选择用浓茶和咖啡解酒,这也不科学。前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兴奋和清醒作用,但咖啡和茶碱的利尿作用,会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水分的流失,对肾脏造成伤害;浓茶和咖啡会造成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许文凯特别提醒,服用某些药物后,千万不能饮酒,如抗生素,特别是头孢类,此外还有甲硝唑、部分降糖药、部分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会灭活乙醛脱氢酶,大大减弱肝脏“消化”酒精的能力,即便稍微喝点酒,也会造成乙醛中毒。这种情况叫做“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轻则重度酒精中毒,重则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