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病,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生活在HBV高流行区,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因此,预防和有效地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病是关乎国民健康不可忽视的问题。日前,本刊记者在对山东省中医院知名肝病专家李勇主任采访时了解到,“治养结合、治养并重”是治疗一切慢性肝病的基本理念,肝病患者饮食的调理在肝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
饮食得当促进肝病患者康复
李勇主任说,肝病患者尤其是常见的乙肝表面抗原长期阳性者、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除精神、药物和动静结合的体疗外,最基本的需要就是饮食调理。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骆抗先教授曾经说过,如果忽视肝炎患者的饮食调理等基础治疗,就是花再多的钱,用再好的药也是无用。因此饮食调理对肝病患者的治疗尤其重要。目前,医患双方往往对肝病患者的饮食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或者过分依赖药物。我们常常见到肝病患者因饮食不当造成肝炎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例子。在目前世界上尚无肯定有效治愈乙肝的药物的情况下,饮食更显重要,如饮食得当,就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反之,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
高脂高蛋白高糖不适合我国肝病患者
近30年来,肝病患者的饮食是按美国巴帝克博士提出的“三高一低”即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来执行的,利用这种方法对减少肝硬化并发腹水、协助肝细胞修复和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易发生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三高一低”对我国患者并不适用。
另外,乙肝病毒感染本身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几乎所有临床病理研究均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主要与肥胖、IR及其相关代谢紊乱有关,合并肝脂肪变的慢性肝病患者可能比不伴肝脂肪变的慢性肝病更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慢性肝病患者一旦出现糖脂代谢紊乱、脂肪肝等,使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更为困难。往不能令人满意,不但导致病毒变异的发生率增加、抗病毒治疗失败,而且促进病变的发展。
因此,慢性肝病的患者要保持禁止食用甜食、动物蛋白,可适当进食植物蛋白,如大豆制品。
清淡饮食有利于肝病的治疗与保健
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蛋白质的提供,如果病人肝功能检测白蛋白低于正常范围,正确的方法是静脉给予补充白蛋白,不能摄入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往往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加重病情。并且,疾病本身即可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和黏膜免疫功能损害,合理进食才能有正常的胃肠蠕动。不应只是计算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保证消化吸收和维持最低限度的肠内营养。勉强食用高蛋白食物遭致腹部饱胀甚至肠腔腐败,在已有不同程度菌群失调基础上常由此发生细菌易位以至发生严重感染,或肝性脑病。
综上所述,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饮食的指导十分重要。如果摄入高营养食品,则加重已损伤的肝细胞的负担,不利于肝细胞的休养与恢复。因此,饮食要清淡,要禁酒、禁辛辣油腻、要低脂、低糖、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对食道静脉曲张者,要禁食坚硬及粗纤维之品。要避免动物蛋白与脂肪的摄入,如肉、鱼、蛋、奶等,可适量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等。并且,每天要保证新鲜蔬菜的摄入,因为,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利于肝组织细胞的修复。
另外,在春夏之季可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食用一些可以食用的新鲜野菜,因为,大部分野菜都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对肝病的康复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