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乙肝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对其又一个正确的评价,通常来说,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临床症状、化验检查、影响学检查、肝穿检查等等。 症状上,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对于常见检查,进行分析,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评价。
1、两对半,这个可能是大家最为迷惑的检查,原因是情况复杂,有多种可能出现,一般的非专业医生有时候也解释不通的。在此进行详解一下吧!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HBeAg: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但阴性时也有可能病毒复制活跃,说明病毒有前C区变异。
(4)抗-HBe:抗-HBe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小三阳”组合中,抗-HBe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5)抗-HBc: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2、肝功能
肝功能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四大类。
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 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 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③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III型前胶原肽和IV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3、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检查乙肝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化验“两对半”,即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但它检查的只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代表病毒本身,无法知道体内病毒的多少。
近年,新研制成功的荧光定量PCR的出现为乙肝病毒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大量临床标本测定结果证明,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达0.01fg(10—12mg),相当于2.5个乙肝病毒颗粒。荧光定量PCR对下列情况更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治疗前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可以指导选择对症药品,避免盲目用药。
2.治疗后定量PCR可直接准确地测定体内病毒数量,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3.怀孕前进行定量PCR测定,有助于选择有利的怀孕时机。乙肝孕妇进行定量PCR检查,有助于使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HBV—DNA定量检测指标降低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乙肝转阴的前奏,也是康复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体内的HBV—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的复制繁殖才会停止,乙肝的彻底治愈才有希望。
一般以定量检测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以上为阳性。阳性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含量高,传染性较强;阴性则相反,病毒复制已得到抑制,血液中含量底,传染性弱。
4、影像学检查一般都会出报告,一般的情况如下:
B超:肝实质损伤情况可以有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不同差别。举例吧,肝脏形态饱满,边缘角钝。肝实质回声较正常增粗增强增密,分布欠均匀,深部见超声衰减效应。肝内小血管纹理欠清晰。门脉内径正常。CDFI:肝内血供正常。(这应该是一个肝纤维的病例)
CT:比B超清晰,可以发现早期肿块。
5、肝穿检查
肝穿检查是反应肝脏病理的金指标。由于肝穿操作简便安全,时间短,成功率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已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肝穿检查的目的是: 某些肝病的鉴别诊断 许多肝病临床表现基本相同,而B超、CT以及血液生化检查又难以诊断,此时做肝穿是为了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了解慢性肝炎病变的活动性与发展阶段 有不少慢性肝炎患者,其感染肝炎病毒的时间与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不相吻合,如果仅以临床表现为根据选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肝穿可以发现慢性肝病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如发现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轻,预后好,病死率低;如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少,则病情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目前仍有一些病毒性肝炎通过临床化验难以确定其病原体,如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部是阴性,通过肝穿检查,可对肝的活组织进行病毒检测。 发现早期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特别是肝纤维化,通过血液化验一般难以发现。另外,一些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时通过肝脏穿刺检查,可发现是活动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其结果可以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炎症程度以G表示,纤维化以S表示,都是分四级,一般在G2以上需要积极治疗。还可以做免疫组化,检查肝细胞内病毒复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