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数约有1.3亿,其中30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从而促成了该药物市场的巨大的潜力。据S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与研究”数据显示:除医院是乙肝用药一贯的销售主要阵地之外,零售市场如今也呈现蓬勃向上的态势;从北京、成都、广州、杭州、济南、南京、宁波、上海、深圳、沈阳、武汉、西安、郑州、重庆14城市合计销售规模的MAT趋势走势可明显看出,乙肝药物在零售市场的销售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抗病毒类和保肝护肝类是最主要的两大子类,抗病毒类药物目前正加速扩张,保肝护肝类虽缓慢回落,但仍是零售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一类乙肝药物。
西药渐强,中药失守
在乙肝药的零售市场上,正上演一场中成药和化学药的份额争夺战。中成药占比逐渐萎缩,2005~2007年三年的第4季度同比逐年减少,由2005年的54.8%跌到2007年的41.0%。值得注意的是,减少的13.8个百分点是被化学药所吞并。
分析发现,化学药规模壮大主要得益于抗病毒类药物份额的拉升。究其原因,由于乙肝患者的患病情况大多是通过化学检测各生化指标的方式来衡量,抑制病毒复制成为首要任务,因此也推动和加强了抗病毒类药物的临床用量。
片剂和胶囊剂是乙肝药物零售市场的主要剂型,占了80%以上的份额;颗粒剂、丸剂、茶剂等也有一定的份额;注射剂主要在医院领域应用。
抗病毒类来势迅猛,市场集中度极高
乙肝药物在零售市场主要分为保肝护肝类、抗病毒类、降酶退黄类、免疫调节类及其他类别。其中,保肝护肝类和抗病毒类为主要的使用类别,2005年第4季度两者的市场占比合计达73%,2007年达到81%,增加了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抗病毒类药物的侵占所致。
抗病毒类药物的不断扩张,逐渐稀释了其他类别的市场份额,保肝护肝类首当其冲,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由2005年第4季度约50%的占有率下滑到2007年同期的42%。
保肝护肝类药的生产厂家众多,产品多数以“保肝、护肝、缓慢调理、舒缓平常轻微不适”为主要诉求,虽在抗病毒类药物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市场有所缩小,但其固有的消费人群和医患长期沉淀下来的认知习惯,使其依然拥有一定的空间。但同时可以看到,该类产品在超大型城市和高发病率的南方城市的集中度较高,排名前五位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集中度均超过70%,北京和上海分别达87.4%和80.8%,沈阳则相对较小。
抗病毒类药物主要由核苷类药物组成,其在零售市场的销售绝大因素来源于医生处方的拉动。之前该类产品寥寥无几,核苷类基本是由贺普丁垄断,但随着后来者的加入,贺普丁一品独大的局面才被打破。目前,抗病毒类产品的数量相对于保肝护肝类要少很多,在零售市场销售产品的厂家暂不足10家,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沈阳五城市前三名品牌的合计份额均在90%以上,最低的深圳也有91.5%。
对于一个新兴的市场,谁率先进入,谁就占领先机。面对乙肝抗病毒类药巨大的市场潜力,厮杀的气息正愈酿愈浓。相信随着现有竞品的铺货面扩大和更多新品的进入,该类药物将是未来乙肝零售市场一个新的眼球点。
外资抢占新地,国企分散经营
2007年第4季度14城市合计前五位品牌为:贺普丁、葵花护肝片、博路定、易善复胶囊和三奇堂养生健肝茶。其中有三个品牌为化学药,贺普丁和博路定均属抗病毒类,两者合计占了市场将近30%的比例;中成药葵花护肝片也有11.5%的占比,三奇堂养生健肝茶虽然进入前五名,但其仅在北京地区销售,属于明显的地域产品。
葵花护肝片在14城市合计保肝护肝类品牌排名中居首。护肝类在零售市场有将近40多家企业同台竞技,基本是国内企业,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葵花药业的产品,其次表现不错的是哈药六厂、吉林修正和广州奇星的产品。
葵花护肝片凭借多年密集的广告传播和营销网络推广,在消费人群中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比最大的市场在上海,达37.0%,而在北京和沈阳不及10%。但要看到,与2006年第4季度相比,北京和沈阳分别增长了0.4%和15.8%,而另外三城市均有所回落。其他品牌的护肝片地域销售情况明显,未能形成品牌效益。
核苷类产品现基本是由外资合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偏少。在2005年上半年之前,一直是由葛兰素史克的贺普丁(拉米夫定)独霸市场。贺普丁对服用对象具有一定范围限制,而其较高的耐药性也引起一定争议,但这些都无损其在无同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称雄。随着贺普丁专利到期,葛兰素史克开始对自身乙肝领域的产品进行补充和完善,2005年下半年在零售市场推出了“贺维力”。同期,天津药物研究院推出了“代丁”,这两只药物的化学成分均为阿德福韦酯,比拉米夫定在安全性和耐药性上略优,因此从贺普丁手中分走了少许市场份额,但冲击力度当时尚未形成。
随着上海施贵宝2006年开始在零售市场大力推广化学成分为恩替卡韦的“博路定”,这一市场开始发生了新变化。上海施贵宝充分运用其早在上市前半年就组建的销售队伍,挨个城市进行铺货渗透,东征西战,使得“博路定”的增长速度迅猛。截至2007年第4季度,博路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沈阳五城市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25%;特别是上海,达到了34.3%;除了沈阳2006年暂无销售记录之外,其他四城市的份额同比均明显增长,北京和深圳同比增幅高达483.4%和328.0%。
迅速增长的博路定不断蚕食贺普丁的市场,同时国内其他厂家推出的阿德福韦酯产品也发起对贺普丁的冲击,使得贺普丁在各城市的市场份额开始出现明显下滑,2007年第4季度,贺普丁在五城市同比增长均为负值,特别是沈阳,出现了41.8%的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品的不断涌入,一方面使得产品相互间的竞争加剧,另外一方面也共同做大了这块“蛋糕”,使得抗病毒类药物在零售市场销售规模逐年扩大。
国企应抢夺先机
乙肝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但毋庸置疑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国内众多厂家纷纷扎堆在保肝护肝类领域,而在新崛起的抗病毒类药物市场中,仅见个别国企身影,其余均是国际医药巨头。国内企业除了内争的同时还需多方面“练功”来抵御咄咄逼人的外夺,莫待市场被对手垄断后才想到去攻城略地,否则将痛失难得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