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请你给我开点药,让我彻底‘转阴’吧!”“医生,这药我都吃半年多了,怎么检查结果显示表面抗原还是阳性?”一直以来,无数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把“表面抗原转阴”作为治疗的终极追求目标,为达到这样的治疗效果,他们遍访国内名医,花费无数。
然而,记者了解到,乙肝患者或携带者自发的表面抗原转阴率很低,国外每年会有约1%~2%,而国内则只有0.05%~0.8%。专家提醒市民,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患者就医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治疗目标难免人财两失。
据了解,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近期对采用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相结合治疗的194名患者进行了四年多的追踪随访。结果发现,治疗48周后,有23名病毒滴度本来就很低(小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病毒素)的患者,3年后表面抗原转阴者为12名,占52%。但这类患者仅占就诊人数的10%左右。而在病毒滴度较高(大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病毒素)的171名患者中,3年后表面抗原转阴者只有4人,只占2%。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认为,乙肝治疗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将乙肝大、小三阳转阴作为治疗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目前正在修订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仍不会将乙肝大、小三阳全转阴作为治疗目标。
针对目前许多患者不惜花费财力,片面地追求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现象,与会专家们普遍认为,一味追求所谓的“转阴”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杨炯提醒市民,一旦发现乙肝“澳抗”(表面抗原)为阳性,应及时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单纯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没有什么症状,可以暂不治疗,注意定期复查。特别是那些“小三阳”、肝功能正常而且病毒不复制的“健康携带者”不主张过多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