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两者目前都是用于诊断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指标。在肝内,谷丙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则分布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因此,这两者的临床意义就稍有不同。
当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肝细胞坏死,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而一旦谷草转氨酶升高,尤其是当体内的谷草转氨酶大于谷丙转氨酶时,则提示肝细胞坏死的程度已较明显。在肝脏炎症坏死的恢复阶段,往往是谷丙转氨酶先恢复正常,而谷草转氨酶要过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
现在,临床上用于降转氨酶的药物很多,作用最强的是联苯双酯。它分为片剂(第一代产品)、滴丸(第二代产品)、复方冲剂(第三代产品),还有可算是第四代产品的双环醇(百赛诺)都是较强的降转氨酶药物。降酶速度快是其特点。正由于降得快,故多以谷丙转氨酶先正常,而谷草转氨酶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在降酶作用较稳定的药物中,有水飞蓟制剂利加隆(进口)、西利宾胺(国产)、当飞利肝宁(复方)等。其他降酶药物尚有强力新、肝炎灵、易善复(进口)、金伴大豆磷脂(国产)等等。
上述药物都有降谷草转氨酶的作用,也就是说凡属降转氨酶的药物,不仅能降谷丙转氨酶,也能降谷草转氨酶,只不过其见效多有先后之别,一般是谷丙转氨酶先于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需要指出的是专用于降谷草转氨酶的药物,迄今尚无。
应提醒读者朋友的是,降酶治疗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尽快明确引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病因(如肝炎病毒、酒精性肺炎、脂肪肝、化学中毒等),并及时去除病因。一旦病因清除了,即使不用降酶药物,转氨酶也会自然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