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凝血因子合成时分子的修饰过程。维生素K主要有4种:植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K1,人体消化道内大肠杆菌合成的是K2,维生素K3、K4是由人工合成的。K1、K2为脂溶性的,需要胆汁来协助吸收;而K3、K4则是水溶性的,不需胆汁帮助吸收。近年来,又发现维生素K的一些新用途,来了解一下吧!
多选用维生素Kl而不宜用K3,急、慢性肝炎均可使用。一般K1用20mg肌肉注射或40mg稀释后静脉点滴,2周为1疗程,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改善肝功能。
调整消化道的活动
可用于胃肠道蠕动功能不良及手术后肠蠕动无力而胀气的病人,多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缓解平滑肌的痉挛
当消化道受到病因刺激、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引起疼痛时,可配合使用维生素K,如急性肠胃炎、胆道蛔虫、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时的腹痛。
小儿支气管痉挛
应用维生素K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甚好。它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以取代氨茶碱,作用机理可能是:延缓皮质激素在肝脏内的分解,间接地起到增强内源性皮质激素的作用;能直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小儿常用剂量为维生素K1或K3,每次1~2mg/kg体重,每日1~2次,可行静脉滴注或肌注,疗程为5~7日。首次剂量要充足、病情较重者应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
小儿咳嗽
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痿等疾病所引发的咳嗽,应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较好。百日咳因有肝原性凝血障碍,引起呼吸道粘膜点状出血,因而导致痉挛性咳嗽;还有呼吸道粘膜静脉瘀血滞或固血管中毒性损害导致的咳嗽,维生素K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原菌,但它以增强某种抗生素的作用或是直接参与解痉、镇静,使咳嗽缓解。
治疗上,小儿常用量及方法与小儿支气管痉挛相同。
小儿肝炎
应用维生素K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和吸收能力,消灭病毒,降低黄疸型肝炎的血清胆红素,缓解痉挛,降低血清转氨酶,常用于治疗小儿慢性或急性肝炎。
常用量为维生素K 20~40mg/次静脉滴注或肌注,每日1次。每一疗程,轻症10~14日,重症20~30日,基本可以治愈。名为“激饲疗法”,只是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维生素K3还可以佐治小儿秋季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症。
用药提醒
1. 维生素K用于小儿疾病治疗一般副作用很少,是高效而安全的药物。但是,对于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特异质病人,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还容易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维生素K静脉滴注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出现面部潮红、胸闷、青紫、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血压突然剧降乃至死亡。用药时以肌肉注射比较稳妥。静脉滴注时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