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肝的治疗中,一方面要纠正几种错误认识,积极采取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另一方面也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在观念上不要“过虑”,为避免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而采取不治疗或延后治疗的举动是要不得的,会因此错失治疗时机。还要要避免几种误区:
一、盲目追求降酶保肝
中国是一个乙肝人群中多的国家,约有1亿左右乙肝携带者,3000多万的乙肝患者。然而国内在乙肝的治疗上一直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存在严重认知误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05年公布的《中国肝炎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显示,仅有19%的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相当部分的患者单纯追求护肝降酶。这样往往导致表象上乙肝被“控制”,实质上,因为单纯护肝降酶不作用于病毒,病毒导致的肝脏病理变化仍在持续,炎症持续进展,很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
二、乙肝目前对身体没什么影响,而治疗又有副作用,晚些再治疗吧
专家明确指出对于治疗中的副作用,过分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乙肝治疗的副作用大多都能控制,而且一旦停药后这些副作用均为可逆性的。害怕副作用影响学习、生活,在不了解疾病进程的情况下,自行决定治疗时间,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专家建议,一旦确诊慢性乙肝,应及时就诊,采取正确的抗病毒治疗,这样才可以获得最佳的疗效,为自己争取到健康生活的机会。
三、病毒载量下降(HBV DNA)下降慢就是治疗没有效果
专家也指出,若是仅仅通过外来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在治疗期间乙肝病毒载量可以降低,但是长期使用外源药物打击病毒,病毒很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疗效因此减退。更须注意的是,由于合成病毒的基因依然存在于人体中,一旦停药,离开了外来的作用力,体内病毒又会卷土重来,病情可能恶化。
在治疗上,不可“冒进”,一味贪求短时间内打败病毒、肝功能复常,可能会由于治标不治本,而导致疾病持续进展。专家指出,免疫调控是慢性乙肝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什么是免疫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会识别病毒身上具有标志性的部分,即抗原(如e抗原),生成针对抗原的抗体,或免疫清除细胞。这些抗体或免疫清除细胞破坏并清除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 一旦免疫系统开始识别病毒,人体会产生干扰素。干扰素的作用是调动自身免疫,加强“识别——破坏——清除”反应;同时直接抗病毒。
但自然状况下,机体生成的干扰素非常少,不足以把“识别——破坏——清除”的反应进行到底。外源性的干扰素尤其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干扰素),因而成了治疗慢性乙肝的生力军。它充分调动机体免疫识别e抗原,促进e抗体生成,更好得清除乙肝病毒及其抗原。当e抗原的消失,e抗体出现(即通常说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时,标志着一支和乙肝病毒长期斗争的有生力量已在机体内形成,病毒复制得到持续抑制、甚至清除,肝功能恢复正常。通俗的讲就是,e抗原阳性,说明在乙肝病毒和机体免疫力的对抗中,乙肝病毒占上风,如果e抗原阴性,出现e抗体,说明机体免疫力占上风。因此,一旦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在停止免疫治疗后,病情仍可持续缓解,肝脏病理变化也可以得到阻断,炎症减轻;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几率大大减少。因此在最新制定的《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干扰素,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干扰素)被推荐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用药。
正确地评估治疗的疗效
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中,不能说HBV DNA下降越多疗效越好,HBV DNA下降慢就是无效,比较好的评估方法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明显降低。如果仅仅是HBV DNA下降,而未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将不可避免的出现HBV DNA波动,病情复发;但如果发生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HBV DNA则比较稳定。另外,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HBV DNA的下降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不成正比,因此,在乙肝的治疗中,尤其是在干扰素的治疗中,观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发生情况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