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我国乙肝患者在治疗中存在三大问题:不清楚疗程、不规范随访、因经济原因不坚持用药。
这项《万名患者口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调研》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起,从今年4月起在全国21个省份展开。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说,慢性乙肝如不治疗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不规范的治疗则会给乙肝抗病毒过程埋下“隐患”。
调查显示,近60%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其中41%的患者认为抗病毒治疗应在2年之内,17%的患者不清楚疗程。
另外有22%的患者存在不规范用药,其中50%导致疾病进展;42%的患者不能坚持至少每3个月一次的随访。
经济承受能力影响患者对治疗长期性的认知。调查表明,高收入人群认为疗程需要2年以上的比例高于低收入者。其中29%患者因“无法承受长期用药的费用”而不规范服药,如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隔日服药,还有的换药。
自第一个口服抗病毒乙肝药物拉米夫定进入我国后,多种抗病毒药物相继问世。当前我国已有近百万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上海瑞金医院教授陆志檬提醒患者,面对多种选择,乙肝患者不应随意放弃治疗或随意换药,首先要抗病毒,而且要坚持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选择抗病毒药物时要把握“疾病进展少、不良反应少、治疗费用少”的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至少应坚持2年以上的疗程。患者应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这样才不会让抗病毒治疗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