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是个慢性病,只要长期稳定控制病情,患者仍然可以继续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享受轻松每一天!巫善明呼吁,科技进步使慢性乙肝远期治疗目标得以实现,为重返轻松生活提供了治疗保障。年轻患者应当有正确的治疗态度,立足长远,慎选初始治疗方案,从而长期持久控制病情,重返轻松生活。
相当一部分慢性乙肝病人至少需要治疗两年,其中100%的e抗原阴性患者需长期治疗。然而近期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对治疗的预期过高;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65%仅愿意承受3年以内的治疗。
这种“急性子治慢性病”的态度,导致慢性乙肝患者不能树立理性的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方法时不切实际、急于求成,检测指标稍有波动就恐慌焦虑、悲观失望,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影响了治疗效果或“有病乱投医”导致上当受骗,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
事实上,已有的强效、极低耐药率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初治患者,比较轻松地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实现慢性乙肝的远期治疗目标。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核苷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既是对抵达慢性乙肝远期治疗目标的挑战,也是患者实现轻松生活的“暗礁”。巫善明教授强调,选择强效且具有高基因屏障的核苷类药物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耐药的发生,因此,把握初治时机,相当关键。
近期和远期目标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指抗病毒治疗取得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ALT复常等;远期目标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延缓、阻止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