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安全治疗乙肝,一定要选对抗病毒药物。
“很多乙肝病人奉信‘是药三分毒’的原则,即使乙肝病毒疯狂复制而且肝功能持续异常,也坚决抵制抗病毒治疗,最多只是服用一些中药进行保肝降酶,延误了乙肝治疗的最佳时机。临床上,很多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到医院就诊时就已经是肝硬化、肝癌了,非常可惜没能尽早控制住乙肝病毒的复制。乙肝病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害怕药物副作用,就放弃抗病毒治疗。”日前,何清主任就乙肝抗病毒治疗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很重要,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目前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分两类: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疗程固定,但是副作用相应比较大。对于大部分想工作和治疗两不误的病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服的核苷类药物。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四种核苷类似物总体而言都很安全,全部经过了5年以上的临床验证。但在上市后,随着应用人数的增加、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等情况的出现,一些早期临床试验中少量或者未曾出现的不良反应就会逐渐浮出水面。
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可防可治,乙肝患者不必过分担心。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每三个月需要检查一次CK水平。在极个别情况下,如果持续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才需要考虑停药或换药。有些病人非常担心阿德福韦潜在的肾毒性,其实,每天10毫克剂量的阿德福韦在5年临床试验中,安全性表现很好,肾损害非常罕见,更没有发现肾衰竭的病人。保险起见还需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肌酐和血磷。而恩替卡韦的说明书上提到了它在动物实验中致癌的问题,但临床实验中尚未发现有病人出现肿瘤的情况。我认为:四种药物中,拉米夫定上市时间最长,副作用也相对罕见,安全性已经被全球医生认可。
此外,在乙肝治疗过程中还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防治不良反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