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的患者,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人体正气不足而转为慢性。慢性乙肝患者在进行积极抗病毒治疗,定期检查,控制病毒复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中药制剂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调补自己身体中失衡的部分,外加合理的日常生活,一点一滴之中让身体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以下是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小方法。
中医讲肝属木,木喜条达,即是说肝脏喜欢调畅通达的意思。这与“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相关。有人会问那什么是“疏泄”?有些乙肝患者久病,情绪低沉,心情郁闷不舒,首先就是肝脏疏泄功能不好的外在表现。这类病人,常伴有胁肋酸痛,嗝噎嗳气,腹部气胀气滞的表现。这些表现就首先源于肝的“疏泄”作用下降,影响人体内“气”的运行,气机不畅,经络不通,进而导致瘀血内阻。所以严重者还会有筋脉屈伸不利,不能久坐、久卧,或腰背酸痛的现象。给这类慢性乙肝患者的建议是,保持良好心情,适当运动,另外可尝试中药中活血化瘀、疏肝行气的这类药物。
临床常用药物例如:丹参、郁金、川芎、当归、白芍、柴胡等。另外可按摩肝经俞穴,或按循行敲打胆经(肝胆相表里)。
还有的慢性乙肝患者,原本身体就不太强壮,消化能力一般。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肝炎,病情迁延难遇的同时,食欲明显降低,消化功能明显降低,时有腹泻。中医五行中,脾主运化(消化),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因而肝病传脾,导致本来就不强的消化功能更加低下。这类病人应严格忌生冷油腻的食物、饮品。宜早睡早起,多晒阳光,培补阳气,这样最利脾土的运化。脾运得力,则能对肝病起到很大的抑制。常用药物例如:白术 茯苓 党参 薏苡仁 砂仁 陈皮 山药等。另外可艾灸足三里、中脘、阴陵泉、阳陵泉等穴位。
中医讲肾为一身之本,肾主水,水能生木,补肾辅助肝木是另外的常用肝病调补的方法。如果慢性乙肝患者有神疲乏力,小便次数多,畏冷恶寒,腰膝酸软,听力减退,性功能差等症状,可以从通过补足肾气来巩固根本。常用药物:熟地、生地、枸杞子、杜仲、山药等。肢寒畏冷严重者,可服金匮肾气丸。
以上便是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小方法,患者应该多注意日常生活的保养来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积极的情绪,外加适当的运动,将保健与治疗相结合,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