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病会议的慢性肝炎患者优化治疗论坛上,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侯金林教授指出,对于慢性乙肝个体化治疗,基于干扰素(IFN)的治疗包括基线特征指导的治疗(BGT)与治疗应答指导的治疗(RGT),基于核苷酸类似物(Nuc)的治疗包括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与疗效欠佳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
侯教授指出,基线因素可以影响治疗应答。基线具有较低的乙肝病毒(HBV)DNA和较高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患者,选择任何治疗方案疗效均较好。不同基因型患者对IFN之类的应答情况不同,疗效A型>D型,B型可能>C型,亚洲患者常见基因B型和C型。
对于RGT,改进治疗策略可提高慢性乙肝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慢性乙肝个体化治疗推荐使用的Nuc特性为:具有高效抗病毒作用,可快速达到HBVDNA检测不出;高耐药屏障维持HBVDNA测不出;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HBsAg血清学转换率;对于代偿性或失代偿性慢性乙肝患者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因而,所有指南均推荐,对于初治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
根据HBV路线图策略,慢性乙肝个体化治疗24周时评估疗效的早期预测因素,如患者为理想应答,则治疗策略不变,延长监测间期;如患者为应答不充分或无应答,则须加药或改变治疗药物,缩短监测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