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自1796年,“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医生发明了史上第一支天花疫苗,疫苗接种就成了人类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人类曾经借助疫苗的力量,击败过甲肝、乙肝、肺炎球菌、伤寒、狂犬病等病毒的侵袭。如今甲流暴发,疫苗仍是战胜病毒的最有效方式。
疫苗的原理,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毒攻毒。科学家先培养出病毒及其代谢产物,后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制成疫苗。换言之,疫苗保留了病毒的特征,撩拨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斗志”,但同时,其中的病毒菌株犹如被剪去翅膀的苍蝇,不再具有战斗力。人体注射疫苗之后,免疫系统便会制造激素、抗体等保护物质。更重要的是,系统牢牢记住了这种病毒的特征,一旦人体再次接触这种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阻挡病毒的侵害。
但疫苗的研发过程十分艰辛。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受精鸡蛋里成功培养出病毒研制出季节性流感疫苗,此制造法沿用至今。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专家安德里亚·加姆伯特(Andrea Gambotto)医生对这种疫苗培植方法的速度和效率感到担忧。而目前多数疫苗,包括中国研制的疫苗,都使用这种方法。
“病毒株在植入受精鸡蛋后,在8到11周之后,才能出产小批量的疫苗,之后,还需要漫长的安全检测过程。总的来说,生产出足够的疫苗,至少需要花费4到6个月的时间。”加姆伯特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病毒可能会发生变异,开发新的疫苗意味着实验必须重新开始。同时,让科学家头疼不已的是,每只受精鸡蛋一次只能注射一种病毒菌株,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流感病毒包含三种病毒株。加姆伯特说:“生物技术发展的脚步,与疫苗研发的技术明显很不一致。”
另一些人已在享受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根据德国《柏林日报》最近报道,德国政府高层、各部主要官员以及联邦军人,接受了一种用细胞培养方法制成的甲流疫苗。这种由百特公司(Baxter)开发的疫苗,在研发时借鉴了Vero细胞。为家中宠物狗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对Vero细胞都不会陌生。Vero细胞是一种异倍体细胞,由科学家从猕猴的肾细胞中培养、衍化而来,是培养病毒株的“沃土”。科学家曾在Vero细胞体内大量培养狂犬病毒,然后从细胞清液中收获病毒,经过浓缩、灭活、冻干后制成狂犬疫苗。甲流疫苗的培植过程,与当年的狂犬病疫苗的培养如出一辙。用Vero细胞取代鸡蛋,大大提高了疫苗生产的速度。
和欧洲科学家的想法不同,美国科学家动用了生物技术中的王牌武器——基因技术。匹兹堡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特德·罗斯(Ted Ross)就首先打起了制造假冒病毒粒子的主意。罗斯和他的同伴从病毒体内提取出一组基因,用它生成一种与甲流病毒相似的粒子。这种粒子带有病毒的很多特征,同样能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甚至比传统疫苗所引起的更加剧烈。一旦运用这种伪造的方法得到病毒序列,便能很快研发出疫苗。罗斯说:“H1N1病毒的序列已经在互联网上公开,所以你甚至可以不使用这种病毒就研发出针对该病毒的疫苗。”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丁科技公司(Protein Sciences Corporation)在甲流肆虐之前,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他们的研发人员破天荒地利用毛虫细胞培育H1N1流感疫苗,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获得一个死去的病毒。”公司总裁丹尼尔·亚当斯(Daniel D. Adams)说,“然后,从中取得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luttinin)基因。”血凝素是甲流病毒表面突起的分子,犹如一只倒钩,病毒通过它牢牢钩在人体细胞表面,是免疫系统辨别病毒的重要特征。公司的研发人员将获取的血凝素基因植入对人体无害的昆虫杆状病毒,再让后者在毛虫细胞内迅速繁殖。这种毛虫细胞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疫苗的基本成分。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认为:“利用这个方法,无论是临床实验批次,或是商业规模生产,都可能会比利用传统的疫苗生产方法来得快。”如今,这家小公司凭借基因技术制造的疫苗,可能会获得美国政府总额1.47亿美元的疫苗采购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