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血液传播多发生在80年代由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差,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献血没有检查hbsag造成的。我国1.2亿乙肝携带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80年代由于输血导致的乙肝传播。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所以HBV并不可怕。当乙肝已经找到你《食品安全实施条例》与七月二十四号国务院通过温总理签字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只有甲肝和戊肝不得从事食品生产乙肝可以从事。
消除歧视不必谈“肝”色变
有这样一项问卷调查:如果你的朋友被检查出患有乙肝,你会怎么办?在四项选择中,回答问卷近三分之二的人选择了“保持交往,但会注意防护”,而且大家几乎都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家里如果有乙肝患者,一家人就会谨慎地将餐具分开,甚至连毛巾、脸盆等用具都分开使用,这是因为人们对乙肝的传染途径并不了解。
传染病专家介绍,乙肝的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只要乙肝病毒携带者口内不出血,而你的嘴里也没有溃疡等情况,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可以说乙肝病毒是“见血传播”,大可不必谈“肝”色变。而且,成年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有95%的人是可以自愈的。
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
按时接种“人生第一针”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的风险越大,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有95%的人都会形成慢性乙肝。因此,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非常重要,不少医护人员都将其称为“人生第一针”。
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接种乙肝疫苗,马上接种越早越好。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从县级医院出生的孩子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率为84.5%,乡镇卫生院出生的孩子为75.5%,家里出生的为31.4%,所以住院分娩对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有着直接关系。记者了解到,现在不少大医院婴儿出生2小时内,就要接种乙肝疫苗,这已经成为一道程序。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孩子出生后不及时接种疫苗,40%至80%的孩子也会在围产期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妈妈怀上孩子后,宫内感染率是3%至5%,病毒过不了胎盘,只有子宫损伤才会引起宫内感染,但剖腹产不会造成宫内感染。
对于成人来讲,如果发现自己的乙肝五项结果都呈阴性可不要太高兴,因为那不算什么好事。乙肝五项指标呈阴性只能说明,你的体内还没有产生乙肝病毒的抗体,体内的免疫系统还对乙肝病毒非常陌生。
远离乙肝重在预防
远离乙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在生活习惯方面,专家建议,如果配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性行为前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的机会;不用他人的有可能与血液及体液接触的私人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避免文身、针灸或文眉、脱痣等不必要手术,如有需要手术,应尽量使用用后即弃的器具,或确保仪器彻底消毒。
专家同时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都应该免疫。为了防止生育时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生产的婴儿,在产后48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会使乙肝感染的可能性下降95%,随后必须在一个月和半年后相继重复才能达到完全免疫。
15岁以下人群3年内免费普种乙肝疫苗
在目前全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未来3年,全国15岁以下儿童将免费普种乙肝疫苗。专家预计,再过两三代,我国有望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日前获悉,国家将用3年时间,对我国2001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前出生、既往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15岁以下人群,免费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具体实施方案已进入修改完善阶段。专家认为,此次国家将乙肝疫苗免疫规划人群扩大至15岁以下人群,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我国儿童乙肝感染率,从而加快我国控制乙肝的进程。同时,这项政策也是落实新医改方案中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有益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