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肝炎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防治乙型肝炎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卫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急性患者应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如有需要可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正常。对于携带者不应按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预防。HBsAg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刷、剃须刀及洗漱用具等与健康人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制度。理发、
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具,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现一用一消毒措施。对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加强血制品管理,每一个献血员都要经过最敏感方法检测HBsAg,有条件应同时检测HBVDNA,阳性者不得献血。妇产科医生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乙型肝炎疫苗 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亦可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进行接种。对接种疫苗后抗-HBs消失者可考虑加强免疫。
2、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可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此外,还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治疗】
一、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度乙型肝炎 应入院系统治疗,若病人有明显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并有黄疸时,除休息及营养外,可静脉应用10%葡萄糖、维生素C和复方甘草酸类护肝药物。
二、慢性乙肝 应重视抗乙肝病毒治疗,以防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但因疗程均较长,且有一定的副反应及耐药等诸多问题,初治患者请一定就诊于专业医院或专科医生。
三、急慢性肝衰竭 患者因死亡率较高,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综合疗法为主。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平衡,补给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支链氨基酸、抑制炎症坏死及促肝细胞再生药物。改善微循环,降低内毒素血症,防治各种并发症。必要时可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或肝移植治疗。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 可照常工作,但应定期复查,随访观察,必要时应作肝组织活检,以便进一步确诊和作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