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乙型肝炎作为世界级疑难病颇受关注,许多人‘谈肝色变’,但并不了解乙肝是怎么一回事。据调查数据统计,我国60%-70%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在国际上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了,占人口总数7.18%的人携带乙肝表面抗原,若以此为参照,那么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能够确认的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如此大比重的患病率让很多人惊恐并产生了疑惑:乙肝究竟缘何而来?
乙肝的全称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由传染性病毒HBV引发的慢性疾病,人体在感染这种病毒后,机体会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吞噬病毒从而康复;但如果免疫反应不明显,病毒无法被机体清除,HBV就会一直存在,最终转化成乙型肝炎。
HBV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形成的根本原因。我国现有的乙肝患者大部分都是源自母婴感染,这是由于人体在胚胎时期对入侵的乙肝病毒基本无抵抗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被乙肝病毒入侵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胎儿肝细胞的染色体组合,病毒在胎儿肝细胞内得以复制繁殖,因此,如果母体的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均呈双阳性,她们的孩子就有着非常大的感染几率。需要注意的是,除却母婴传播这一因素,还有其他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会形成乙型肝炎:
(1)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带有HBV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如血小板、血红蛋白输给受血者,大多会感染该病毒,此外,内脏透析时也有很大几率感染HBV;
(2)性传播:两性结合过程中通过体液传播;接吻时如果口腔黏膜受损也有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病毒;
(3)医源性传播:被HBV病毒感染的医疗用具如导管、镊钳、针具、刀具、内窥镜、矫正器等,均可传播NBV。
(4)公众场所传播:像理发店、游泳池、餐馆等,受污染的理发用具、池水、未消毒碗筷都可能成为传播的‘凶器’;
(5)生活接触传播:共用毛巾、牙具、杯子、碗筷等,均有一定几率感染;
(6)哺乳传播:带有病毒的母体在用母乳哺育婴幼儿时可导致感染;
以上,就是乙肝形成的一些基本原因,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有乙肝病毒,生活中就要注意避开这些传播途径,尽量远离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当定期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控制病情发展,积极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乙肝对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省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 陈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