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一:追求停药后的长期疗效
慢性乙肝,其实是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一场“持久战”。控制病毒,让它长期不能翻身(升高),甚至检测不到,即为取胜。
不过,单纯抑制乙肝病毒,并不能获取长久的胜利,尤其是那些免疫功能不活跃的病人。这就导致在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病情常会复发,很多病人不得不长期甚至终生服药。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看两个方面——停药后持久应答和维持应答。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治疗结束后,病人不用抗病毒药物,也能持续抑制病毒,病情不复发;后者则需要靠长期用药,才能抑制病毒复制,否则易反弹。
现已清楚,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对肝脏不好;若能让病情持久稳定,则能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下降,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因此,让乙肝病情在停药后得以长期稳定,无疑是医生和病人都热切追求的。
焦点二:清除表面抗原,新的治疗终点
长期以来,乙肝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指标有三个,其中,效果最佳的是表面抗原(HbsAg)清除,其次是e抗原(HbeAg)血清转换(即大三阳转小三阳),最低的是乙肝病毒被抑制(HBV DNA这一指标降低)。
台湾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把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是阴性的男性病人发生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性定为1的话,那么,e抗原阴性而表面抗原阳性的男性病人(如小三阳),其相对危险性增加9.6倍;而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阳性(大三阳)的话,危险性更增加至60.2倍。
目前,用于治疗乙肝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种——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类。核苷类似物主要以抑制病毒为主,抑制作用较强,但耐药问题一直困扰医生及病人;而干扰素不仅能直接抑制病毒,还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能通过自身持久的免疫来控制病毒,故获得e抗原血清转换的机会也较大,尤其是使用长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据研究报道,少数病人还有获得表面抗原转阴的机会。
焦点三:定量监测,让疗效看得见
如何才能及早知道自己的治疗效果,以及表面抗原转阴的可能性有多大,是病人所关心的问题。
国际最新研究明确显示,在治疗期间,通过抽血作e抗原半定量及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观察它们的变化,不仅可了解药物的疗效和病毒的抑制情况,还可预测治疗结束后的病毒持久抑制情况,对长期疗效有预测意义。
如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一些e抗原阴性(小三阳)的慢性乙肝病人,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时,表面抗原水平降至10单位以下;这小部分人在治疗后的3年内,表面抗原的消失率达到52%。
虽然,就目前而言,能获得表面抗原转阴的人只占少数,但起码给予了病人一丝希望。
通过监测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滴度变化,可让病人直观地看到疗效及预测未来的希望如何,也坚定了治疗的信心。所以,有条件者(包括病人和医院),应在治疗时,积极进行监测。
更多乙肝文章推荐:
乙肝小三阳自然转阴率因病程而不同
乙肝E抗体阳性不能说明病情好转
乙肝五项与肝功能检查有关系吗?
全面介绍乙肝的五大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