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上去身体健康的辛勤园丁,竟然因为阴囊长了个会长会消的怪东西而查出肝硬化,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
半年来,张老师饱受一个小毛病的困扰,每当上课时,总觉得右侧阴囊往下坠。他私下用手一摸,原来有个软乎乎的东西,不痒也不痛。这个怪东西先是如橄榄大小,随着站立时间的延长,会慢慢长大,继而变成乒乓球大小,再后来已肿大得像一个梨了。使他恼火的是,这个怪东西不但影响上课,而且走路时也是个累赘。更奇怪的是,当他躺下休息时,怪东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一旦起身站立,怪东西又不请自来。
于是,他去就近诊所看病。主诊医生胸有成竹地说,不过是小肠疝气,问题不大,几副中药就可以搞定。既然是小毛病,张老师就没往心里去。然而,中药吃了十多副,阴囊怪东西仍然频频光顾,纠缠不休。他终于放下工作去医院了。
手电筒一照,鞘膜积液诊断成立
在医院泌尿科,王医生给张老师作了检查,说不是疝气,而是鞘膜积液。为了让张老师弄个明白,王医生把张老师带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打开手电筒,让光线通过厚纸卷成的纸筒,从肿大阴囊的一侧射入,然后在对侧观察,即见透出均匀柔和的粉红色光线。王医生说,这表明透光试验阳性,证实里面是液体而不是肠子,所以,鞘膜积液的诊断是没问题的,但这种病光靠吃药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手术治疗,而该项手术并不复杂,费用也不算高。
张老师想赶快把病治好,医生话音刚落,他就表示可以立即手术,请医生给他开住院单。老成持重的王医生好像仍在思考什么,随后他开了一张血常规检查单,请张老师再去作个化验。
验血验出新情况——肝硬化腹水
拿到化验结果,王医生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只见他皱皱眉又摇摇头,说:“事情看来不简单,白细胞、血小板都很低,可能有别的情况。”便嘱咐张老师到内科会诊。
肝胆内科的李教授重新给张老师作体格检查,这回重点检查张老师的腹部。经过仔细的扣诊和触诊后,李教授给张老师开了B超检查单。结果很快出来了,经验丰富的李教授用肯定的语气说:“睾丸的鞘膜积液是继发性的,原发病应是肝硬化腹水。”于是手术紧急叫停,张老师被收入肝病科进一步诊治。
鞘膜积液,实质是腹水的一部分
这个“突发事件”让张老师大为震惊,措手不及,可谓拔出萝卜带出泥,鞘膜积液怎么会演变成肝硬化腹水这个大问题了呢?张老师迫切请求李教授给予解释,讨个说法。
李教授耐心地作了如下解释:“由于体格检查和B超都显示脾脏肿大和腹水,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减少提示脾功能亢进,所以肝硬化可以确诊。而肝硬化通常是由慢性肝炎发展来的,至于是何种肝炎,则有待进一步检查。
“现在重点谈谈你的鞘膜积液,这些积液实际上是腹水的一部分。腹水为何跑到阴囊里去呢?这还得从睾丸的发育说起。其实,人体双侧睾丸是外来户,它们的原籍在腹腔,在胚胎发育过程才从腹腔下降到阴囊。当它们迁移时,会带走随身的部分腹腔,就好像带着嫁妆一样,而下移后的腹腔则改名换姓为鞘膜腔。
“绝大部分人的鞘膜腔和腹腔彼此天各一方,两不相干,但有一部分人却藕断丝连,两者中间还有一条没有闭合的细管。尽管两腔之间存在潜在的通道,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腹腔液体很少,流不到鞘膜腔里去,所以不可能有鞘膜积液。
“然而,当肝硬化出现腹水时,由于重力作用,腹水通过秘密通道,汩汩地进入鞘膜腔,就像洪水流入分洪区一样,阴囊才变得肿大起来。而平卧时水往低处流,积液又回到腹腔,这就是那个怪东西时大时小的原因。
“对这种鞘膜积液,如果贸然开刀,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陷进术后严重出血、伤口感染或难以愈合的困境。”
理解能力极强的张老师很快明白过来,在后悔的同时又感到庆幸。面对现实,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心与医生密切配合,和肝硬化作顽强的斗争。
早期肝腹水症状不明显
肝腹水一般出现在肝硬化晚期,因此也称为肝硬化腹水,出现时会伴有肝硬化的晚期症状,如食欲不振、营养状况较差、易疲劳乏力,面色灰暗黝黑、精神不振等。肝腹水伴有急性腹膜炎时则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且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当炎性腹水腹内有黏连时,虽有大量腹水,腹部膨隆,但可无明显移动性浊音或两侧移动性浊音不相对称等。
少量出现腹水的时候患者是基本没有症状的,多数仅能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随着腹水增加,患者可自觉腹胀、胀痛等症状,腹部外形出现膨隆,体检时可有移动性浊音。严重肝腹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浮肿等症状,由于腹水过多压迫膈肌,刻出现呼吸短促,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由于早期肝腹水症状的不明显,造成很难发现病情的发展状况,因此肝硬化患者,在平时多加留意自己的身体状态,而且在平时对盐的摄取要控制好,避免一些可能诱发肝腹水的饮食是预防肝腹水的关键。发现得了肝腹水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肝病医院科学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更多肝腹水文章推荐>>>
治疗肝腹水中药有哪些疗法?
肝腹水患者饮食5大不宜
肝腹水治疗存在的三大误区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