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生为慢性感染的风险高,而在低流行地区HBV原发感染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或注射药物。
近日,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举办的《乙肝病毒及其它相关病毒感染孕妇的围产期管理研讨班》上,华侨医院妇产科主任肖小敏教授指出,胎儿围生期感染乙肝病毒,90%~95%会发展为慢性乙肝,而婴幼儿时期只有25%~30%会发展为慢性乙肝,因此,围生期免疫预防对婴幼儿至关重要。
华侨医院妇产科主任肖小敏教授讲课中
母婴垂直传播,分为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出生后感染。宫内感染,主要是经胎盘感染,和上行性感染宫腔;产道感染,主要是指母羊水、血液在胎儿通过导致感染,还有软产道时感染;出生后感染,主要是通过母乳、母唾液、母血感染。
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可以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的主被动联合免疫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是指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计量>100IU,新生儿主动免疫是指按照0、1、6月龄分别接种一针10ug~20u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单用乙肝疫苗,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可达87.8%,同时,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新生儿,可以接受HBsAg阳性的母亲的母乳喂养。
新生儿接受主动、被动免疫预防后,围产期感染HBV的风险降低80%~95%。但是,新生儿主动、被动免疫无法完全阻断垂直传播,尤其对于HBV-DNA水平比较高的母亲。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教授提到,若母亲HBV DNA≥108拷贝,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率仍有8.5%。
孕期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义
肖小敏教授说,孕期对HBsAg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很重要。治疗肝炎,一方面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阻止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可以降低母婴的垂直传播,不过还需要更大量的临床研究支持。>>>>怀孕分娩专题:乙肝女性怀孕分娩与宝宝喂养
肖小敏教授简介:
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198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987年及1993年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分别攻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并于1990年及1997年分别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分别担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主任。医疗专长:在高危孕产妇监护及处理,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肝炎、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临床处理、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