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朱启镕教授在参加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举办的《乙肝病毒及其他相关病毒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管理研讨班》上指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给我国造成最为严重的疾病负担,由于至今尚无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的治疗药物,使慢性乙肝的治疗只能达到临床缓解,而且HBV感染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围产期感染的HBV患者中,有9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6月龄至3岁龄婴幼儿期感染,将有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5岁以后感染的慢性化率<10%,成人感染的慢性化率<5%。为此,朱启镕教授说,免疫预防对婴幼儿至关重要。
朱启镕教授讲课中
如何预防围产期感染?
朱启镕教授说,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乙肝疫苗效果起认识到,出生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有关。由于产时及产后感染是围产感染的主要原因,经研究提出乙肝宫内感染率为14.5%,为携带HBV的孕妇在孕28周起每4周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直至临产是阻断功能感染的重要措施,可降低宫内感染率,使高危新生儿出生接种HBIG和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从85%提高到95%左右。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建议
对于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危儿童,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朱启镕教授强调,凡是携带HBV但非乙型肝炎的孕妇,在孕7个月(即孕28周)起,每4周肌注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或400U,共4次,400U肌注量是针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乙肝e抗原阳性的双阳性患者以及HBV DNA阳性等HBV高载量的孕妇。其中,第四次即临产前一周的注射,尤其重要,因为HBIG能通过胎盘到胎儿起保护作用,经过及时的主动和被动免疫预防,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率达90%以上。HBIG的半衰期为7.5-25天,假如第四次不注射,前3针的免疫效果已经衰退,对产程发生的感染,出生新生儿体内没有HBIG,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朱启镕教授强调应该对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
对于高危新生儿,接种0、1、6月龄三针10μg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是达不到非高危儿童接受三针后可近10年的有效保护期,因此必须定期随访,避免免疫成功后的再感染。
此外,儿童用高剂量10μg重组乙肝疫苗替代510μg常规,具有免疫原性更强,保护时间更长的优点,也有提出学龄前加强一剂次,使乙肝疫苗的保护周期达到20年,等不同的免疫策略都值得关注。>>>>怀孕分娩专题:乙肝女性怀孕分娩与宝宝喂养
朱启镕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儿科肝病中心主任,传染病学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及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鉴定指导委员会会员,上海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专家组委员。
1964年7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儿科系。1983年5月-85年1月赴澳大利亚新堡大学医学系留学,获医学科学硕士学位。自1964年进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工作至今经住院医师、78年晋升主治医师、79年晋升讲师、88年晋升副教授、93年晋升教授及硕士生导师,96年10月评选为博士生导师。92年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97年任儿科医院院长兼上医大儿科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儿科研究所所长及传染科主任。经14年儿科医院临床实践后转为小儿传染科专科,能熟练、抢救各类重危病人和诊断疑难病例和院内外会诊工作。长期从事小儿传染病的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为主,更注重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