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中国肝吸虫病高分辨率风险地图。相关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鉴别出肝吸虫病爆发的高风险省份,同时对于预测肝吸虫病也有一定意义。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中国当前关于肝吸虫病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收集了2000年至2016年间关于肝吸虫病的相关调查数据,随后研究人员还整理了每个调查报告中具体位置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信息,同时他们利用贝叶斯地理统计分析(Bayesian geostatistical analysis)确定了疾病感染风险和疾病预测子之间的关联,同时还预测了在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下中国所有地区中肝吸虫病的感染风险。
研究人员获得了来自中国633个特殊地点的肝吸虫病的调查数据,结果发现,肝吸虫病感染的流行从2005年开始增加,据估计在2010年有1480万人都感染了肝吸虫病,研究者指出,海拔高度、和最新淡水湖的距离以及土地覆被类型都和疾病感染风险有关,其中中国的广东、广西和黑龙江省中人群肝吸虫病的感染风险最高。
引发肝吸虫病的病原体是华支睾吸虫,该疾病的表现范围较广,会从无症状到引发肝脏疾病,甚至还会增加个体患胆管上皮癌的风险,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肝吸虫病)是一种摄入未煮熟的鱼类而被感染的热带疾病,这种疾病常常会被忽视,有超过85%的病例都集中在中国。
肝吸虫病的危害
肝吸虫卵是人体肠道寄生虫中最小的虫卵之一,虫卵形态略似电灯泡,虫卵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不断发育,孵出幼虫,幼虫遇到淡水螺类并被吞食后,则在螺体内发育成第二期幼虫即尾蚴,此时,尾蚴从螺体内逸出,不断地在水面上游动,如果遇到淡水鱼、虾,尾蚴则即附着鱼体并侵入鱼、虾组织,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即囊蚴。这时如果吃了含有肝吸虫囊蚴的小鱼、小虾,或生鱼片、没有煮熟的鱼、虾以及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其它食物等均可引起感染发病。
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感染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长时间重度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