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乙型肝炎?
答: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转为慢性,少数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问:乙型肝炎的危害?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郑盛
答:据统计,我国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50万人,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报告总人数的1/4。大多肝硬化、肝癌从乙型肝炎发展而来。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乙肝对部队官兵健康影响也较大。
问:乙型肝炎如何预防?
答:加强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饮食行业、保育员等特殊行业人员的管理。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母婴阻断传播。严格供血者、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监测,严格医疗器械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个人要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餐饮具等,避免接触传播。其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安全性也得到医学界的公认。
问:乙肝疫苗怎样接种?
答:乙肝疫苗接种前要先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检查结果为阴性,可进行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共接种3针,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乙肝免疫一般按“0、1、6”的方案实施(即:从打完第一针的日期计算,时间满1个月时打第2针,时间满6个月时打第3针),每次1支。
问:乙肝疫苗接种后有反应吗?
答:乙肝疫苗注射后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轻微反应,不需要处理,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在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当在现场留观15~30分钟,以便接种医生观察受种者的反应情况。
问:乙肝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接种前,要严格检查疫苗质量,发现有冻结、破损等异常情况均不得使用。
(2)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等操作制度。
(3)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接种者如有发热、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4)注射前要将疫苗摇匀。
问: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有些人免疫反应迟缓,抗体产生较晚,可再接种1-2针,并适当增加剂量。
问:乙肝疫苗何时进行复种?
答: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达到顶峰后,将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完成3针全程免疫1个月后,90%以上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到第3年,抗体阳性率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有所下降。是否需要进行复种加强免疫,主要取决于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当前认为,一般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再次接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全程免疫完成3年后,复种1次为好。
问:对以前接种情况不清能否接种乙肝疫苗?
答:对过去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不清楚,重复接种乙肝疫苗,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问:乙肝患者能否接种乙肝疫苗?
答: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预防意义。对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接种后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抗体水平还可能会有所增高。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后,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已阴转,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获得有效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