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我国属于多发病,是一种或几种病因反复、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破坏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形成再生结节,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形成肝硬化。在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中,大多数为慢性肝炎,少数是酗酒和慢性血吸虫病所致,个别病例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
肝癌的发生除了上述病因以外,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污染也是重要病因,饮水污染也是可能原因。 那么,肝硬化是否可以防治呢?答案是肯定的。早期肝硬化经过积极防治,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但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肝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肝硬化发展。
慢性乙肝和丙肝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因,因而必须积极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但由于目前无治疗特效药物,且并非所有的乙肝和丙肝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只有约2%的慢性乙肝感染会发生肝硬化,肝硬化病人中只有3%~10%会发生肝癌,而丙肝发展至肝硬化一般需要20年。因而,在决定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预测病因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证实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a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久乐、阿甘定等)、恩替卡韦(博路定)、替比夫定(素比伏),这些药物各有特点,病人使用需个体化。此外,已经明确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肝炎导致的肝癌发生率,核苷类药物长期治疗也可降低肝癌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