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利时与中国的研究者合作,发明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通过血液中N-糖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罹患肝细胞癌(HCC)。该方法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检测联用,可以提高HCC早期诊断的准确率。(Hepatology 2007年8月7日在线发表)
肝癌是亚洲人和非洲人的主要死因,在欧洲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肝癌的早期检测方法尚不完善。此次研究者们发明的测试方法,只需要少量血液样本,就可以准确检测出很多过去无法被确诊的病例,检出率高达50%以上。
肝癌早期诊断缺乏好方法
目前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居全球之首,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介绍,由于目前尚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临床上常用血清AFP水平辅助肝癌诊断,但采用该标志物可产生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AFP检测的特异性不高,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胚胎源性肿瘤以及少数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容易产生假阳性。此外,AFP检测的特异性也不强,可能漏诊一部分肝癌患者。
血液糖组检测准确诊断肝癌
比利时Flanders生物技术研究所的Liu等发现,血液中两种N-糖(NA3Fb和NA2FB)的水平可以用来鉴别HCC和肝硬化,HCC患者体内NA3FB水平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体内NA2FB水平显著增加。上述两种糖组取对数后比值与癌症的分期相关。用N-糖组水平来检测HCC,其总体特异性和敏感性与AFP检测相当。
该名为GlycoHCCTest的检测通过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测定N-糖组的表达情况。研究纳入了中国4所医院内患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450例乙肝感染者,其中部分患有HCC。研究者采集了患者的血样,以另外13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血样作为对照,比较了参试者N-糖组的表达情况。HCC通过AFP检测、超声和(或)计算机成像来诊断并经过组织学检测。为了使得医师能够鉴别肝硬化与HCC,研究者特别注意区分HCC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N-糖组表达差异。
结果表明,在肝癌患者中,代表NA3FB(一种三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9,见图2)显著升高。肝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相比,其血样中代表NA2FB(一种两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7,见图1)显著较低。肝癌患者与肝硬化、肝纤维化患者以及对照者相比,峰9与峰7取对数的比值更高。该比值在肝纤维化患者中保持恒定。
结果还显示,采用N-糖组水平检测肝癌的准确率与AFP相当。以上述对数比值-0.34为诊断肝癌的阈值,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57%,与以AFP水平100 ng/ml为阈值的诊断效果相似。在上述结果中,用NA3FB与NA2FB峰值取对数的比值来区分HCC与肝硬化,准确率可达81%。该比值还能用来预测肿瘤分期。研究者将这个对数比值鉴别HCC与肝硬化的测试命名为GlycoHCCTest。
糖组检测与AFP联用提高HCC诊断准确率
研究者表示,在被AFP测试漏诊的肝癌患者中,这项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50%的HCC病例。因此,将这两个测试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以让众多肝硬化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检测,帮助医师早期检测肝癌,并能够及时监测疾病发展。研究者目前正在评估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考虑到目前肝癌的诊断水平,该结果将有积极意义。
据同时参加该项目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检验科高春芳教授介绍,人体内除了B淋巴细胞以外,肝脏是唯一负责糖基化的器官,因此,糖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目前该结果还是在少量患者中得出的,如果能够在大量患者中得到验证,那么这将有可能改善肝癌的早期诊断情况。
高教授说,目前肝癌的早期诊断是肝癌治疗中的“瓶颈”,很多患者被诊断出肝癌时往往癌灶已发展到直径5 cm以上,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对肝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上除了AFP之外,尚没有更好的诊断指标。高教授认为,目前这种糖组学检测的方法单独应用较AFP并没有明确优势,但是该检测与其他检测(如AFP、肝功能常用指标等)联用,将有望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关链接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网站介绍,目前在无症状肝癌患者中,确诊的主要方法不外乎触诊、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CT扫描、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和穿刺活检等。
法国学者Saffroy等近日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目前筛查、诊断和随访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方法。(Clin Chem Lab Med 2007年7月19日在线发表)
对于无症状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系统性HCC筛查十分必要,因为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开展治疗。在肝硬化患者中,推荐的筛查方法是超声检查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相结合。但是AFP检测的筛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近来有学者提出用其他肿瘤标志物来筛查HCC,如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AFP-L3 (AFP异质体)等。
目前,诊断肝硬化患者是否患有HCC可通过无创检测,如影像对比、AFP检测等方法来进行。当影像学手段无法达到目的时,还可以通过活检来诊断。治疗后,医师随访肿瘤是否复发是通过规律性AFP检测和影像检查来实施的。
Saffroy等最后指出,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不断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将能够更好地检测原发性肿瘤以及复发癌症。